首頁>育兒>

學藝要趁早,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燁子|親子心理學|燁子心學

因為邵陽文庫的審稿工作過於繁重,好久沒有寫專欄文章了,今天這篇無論如何也得寫出來獻給世人,因為實在太重要了。這個選題是前幾天就有的,是我突然悟出來的,個人以為完全符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育兒經驗,說出來足以給大家一定的幫襯作用。

在正式講課之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現象:本人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自幼家貧,家裡姊妹四個我是老二,全家依仗在鄉政府工作的父親一點微薄的工資過活。我是8歲才開始上學前班的,9歲開始的一年級。也就是說我7歲前這個人生最重要的時間段我是自我孤獨完成的。作為小男孩,調皮搗蛋那種特性還是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經常帶著夥伴們穿山越野偷瓜摸果,經常穿梭于田間地頭山林溪澗,玩具是自制的,零食是遍地自取的,過得也算愜意怡然。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我是真的領悟到其真諦的。就是我們那個三面環山門前一條溪的山清水秀孕育了我的精神胚胎和培育了我的思想啟蒙。天地之間浩然之氣,那是寰宇混沌初始時,正好應和著我那顆稚嫩而純粹的心。我斷定,我這顆多愁善感的心和天馬行空的頭,都源自於那片山,那條溪。我同時也想到了從家鄉走出來的一些鄉賢們,如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蔡鍔、以《邊城》享譽世界的沈從文……他們的童年時期都和我一樣,都是那山那狗那人。

今天的主題其實同屬心理探討型別,也是發展心理學範疇內的主題,也就一併述之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句古老諺語,所謂諺語就是透過千百年的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經驗之談,一定是有其道理的,否則不會流傳這麼久。這句話從心理學的範疇來講,即指從兒童三至七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做過對近千名兒童從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5歲前為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因此,孩子從出生到7歲這一段時期,對家長來說,是必須要密切關注和把握的。這個具體的資料在不同的參考資料裡會有略微區別,我們不用過於糾結,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孩子在7歲以前的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其智力和個性發育已經趨於完善,這個階段是特殊能力培養和發展的最佳時期,而特殊能力無外乎由音樂美術等能力構成,音樂美術也被大家統稱為藝術,所以,學藝要趁早,今天的主題到此也就亮出來了。

心理學認為,特殊能力是在一定階段,人體進入一定意境,繼而可以感知、行為等各方面超出一般人。特殊能力是指在完成某種專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如數學計算、音樂繪畫、形象思維、空間想象等能力以及某種實際操作相聯絡的動作體系,如音樂家、鋼琴家、畫家等。另外諸如飛行員、打字員、汽車駕駛員也屬於特殊能力,但這些特殊能力是必須在擁有一定基礎知識基礎之上才能擁有的,一般來說透過千錘百煉的刻苦練習都可以獲得,從心理學上來看就是一種運動記憶,無需透過大腦神經形成短路和記憶模組。

燁子認為,人的藝術能力一定受制於基因,人自從精子和卵子結合在一起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有了一生的基本定數。這不是因果律決定的,也不是迷信,這是科學。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打地洞”,這也是符合科學定律的,其實這句話預示了基因遺傳說。這個發現來自於實踐和自我剖析。昨天看稿子的時候10歲的閨女非要讀其中的“傻子學乖”故事,突然,她說:“爸爸,我認為這個地方的”男人“應該改為”傻子“更合適”,我一看還真是,孩子說的有道理。讓我驚訝的是,孩子才五年級竟然可以看出來如此邏輯上的問題,簡直讓我大跌眼鏡。細想一下,也合乎情理,因為我從小就給她講故事,同時讓她參與其中,同時訓練她的表達能力,每當我講完一個故事,必讓她立即以自己的語言講給別人聽。看來,幾歲就開始訓練的這個能力如今有了成效。還有,突然想起來,孩子從3歲開始接觸鋼琴,5歲就開始演奏世界名曲,幼兒園畢業的時候已經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主持的鋼琴3級。孩子談鋼琴的時候,明顯是遊刃有餘的,優雅流暢的,根本不需要去單獨回憶琴譜和琴鍵位置,一切瞭然於胸。這難道不是特殊能力嗎?我想一定是的。但是,孩子現在10歲了,如果這個時候才開始讓她學習鋼琴,估計就上不了道了,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兩年間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所以,學藝一定要趁早,7歲以前一定開始,否則就很難進入狀態。

從我閨女的例子可以再多說幾句,我閨女不一定是鋼琴天才,但一定不是樂盲,如果基因裡是五音不全的,怎麼練習都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力氣。當然,你也不必費心,其實只要擁有普通智商的人,其特殊能力的基礎都是差不多的,都有逆襲的可能。只是,看你是不是意識到這一點,你是否已經知道要在孩子的最初7年內開始訓練和學習某個特殊能力,如果過了這個黃金年齡段,基因再強大也無濟於事,沒有在關鍵時刻激發出來就萎縮了。這一切還得回到腦科學來談。

我們的人腦相當於一臺高精尖的超級電腦,有萬億個神經元組成,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各種運算,神經元之間的生物電作用在大腦裡編織著宇宙間最為複雜而精密的網。我們的眼睛、耳朵、嘴巴、耳朵、面板等,每時每刻都在感知這個世界,所有感知到的資訊每時每刻都在形成記憶。關於記憶模組,大腦短路等已經在別等文章說過多次,就不多說了,總之,我們的認知慢慢的以成千上萬的記憶模組和短路相對固定地儲存在大腦裡,在神經元的相互作用中,在細胞的各種記憶裡。透過生殖細胞,最終把我們的基因一代一代往下流傳。其中,基因攜帶的也一定包含某方面的特殊能力,有些孩子看起來英氣逼人,就是比平常孩子聰明懂事,這是大家都能普遍接受的事實。

接上一段說,難道有強大的基因就不需要額外努力嗎?就不需要從小教育嗎?答案肯定是否。再聰明的孩子,基因再優秀的孩子,如果不在7歲以前好好培育,一樣會荒廢。我們都學過一篇文章《傷仲永》,就是很好的例證,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說的就是這個情況。其實老天爺對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給了差不多的智商,給了生機勃勃的身體,就差一個開明有知識的家長學會激發出來孩子的各種天性,找到他的特長所在加以著重開發與培養。

燁子說:“今天的總結以我自身的一個”特殊能力“來完結,話說,小時候也是7歲以前因為無法上學,所以只好自己玩,偶然聽到附近村莊有人吹笛子,感覺無比悠揚,自己心癢癢開始砍了一根毛竹,自己挖孔做笛子,一陣搗鼓之後竟然可以吹出來響聲。於是,我的第一件樂器也就誕生了,也是我的一個藝術類玩具。那個時候根本不懂什麼叫五線譜,只好從姐姐的課本里翻出來一個叫簡譜的東西,1-2-3……開始自吹自擂。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知道從何時起,自己竟然可以不用曲譜,只要會哼唱的歌,都可以隨意吹奏出來,直到現在還是可以拿起笛子就吹。當然畢竟沒有經過專門訓練,旋律是吹出來了,但也僅限於自娛自樂而已。大家不必過分關注故事本身,我要說的是一個發現,就是我的這個所謂特殊能力就是因為在適當的時候得到一定的激發訓練,就被徹底釋放出來了,一旦釋放出來就不會輕易忘記,就像騎腳踏車打乒乓球一樣,一旦學會就忘不了。我這個無譜演奏的特殊能力其實和騎腳踏車一樣,都屬於特殊能力,同時都是因為產生了一定的記憶模組和思維短路,而變成了永久記憶。不同的是,騎腳踏車屬於運動類的特殊能力透過身體細胞的記憶而把這個能力穩固下來,無譜演奏是透過大腦的腦細胞形成了長久記憶。”

1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準爸爸準媽媽必備,產前購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