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葉楊老師說,寫點親子文字。仔細想想,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許這根本不是問題,各家各境,每一個人不一樣,每一個孩子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單獨拿親子關係說事,倒是有拆分生活之感。親子關係是門學問,社會上不乏這方面的學術和專家,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就分享一點自己的經歷,作為一個曾經的孩子和當下的父親。

李知彌

1979年10月生於安徽,自幼習畫,喜詩詞。2003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當代水墨藝術家,現居上海。“活在當下,畫在當下”。他已經把畫畫當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是一頓飯、一壺茶一樣,隨意自然。筆墨紙硯,方寸之間,成就他的小天地。他的畫作“生活”、“喜悅”、“溫暖”。線條、光影、墨色都有著莫名的讓人感動的力量。現出版有《知彌先生心畫》、《常相知》、《君自故鄉來》等畫集,《周作人文集》、《朱光潛書系》、《美麗詩經》、《上海小吃指南》、《山野清風與明月》、《幸福就是一家人共度三餐四季》、《愛——外婆和我》等插圖繪本。

父親是一個教書匠,性慢且迂,除了教書啥也不會,也沒興趣,倒是在課堂上,慷慨激昂,發著光,自己入迷學生們也入迷,父親不算一個嚴厲的人,對學生與我都是。解決問題,常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人服帖。

父親對我常寬容許多,大約是因我從小體弱多病緣由,無數個週末,父親帶著我,或步行,或騎車,或坐車,奔波於城鎮鄉村間,求醫問藥。由此,我與父親的相處時間也多了不少。父親會給我講許多關於他的經歷,各類故事和做人道理,也會有詩詞歌賦,電影戲曲,人物傳記等,這些我最享受的時光,激發了我的嚮往,並且為以後的藝文之路,做了些許鋪墊。我一直感受著父親的鼓勵和讚美,無論是面對打針時的恐懼,還是對學習成績的沮喪,父親的耐心,滿懷期待,一直是支撐著我的重要力量。

父親的愛,就是不離不棄的陪伴。這個核心概念,一直延續到我做了父親。對於自己的孩子,我一直沒有太多的期待,只是把孩子的健康快樂放在了首位,並且嘗試著,讓我們彼此喜歡。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像個孩子,我懂的多,不過是多些經歷,孩子們也並不小:想象力無邊無際。

從幼兒園開始,我便每天親自接送。那種隔著柵欄的等待,是一種豐富的情感體驗:想象著孩子一天的狀態,有沒有喝水,午睡如何,和小夥伴玩的開不開心,又背了哪首兒詩,畫了什麼畫……各種想象,都會在孩子見到我之後的雀躍裡,印證著彼此的心意關照。

為孩子做飯,也是情感昇華的重要環節。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菜,無論生活裡多少磕磕絆絆,一家人坐下的那一刻,就會得到最好的歲月慰籍,這種味道的連結,也是無聲的交流。我們會在做飯的過程中,瞭解孩子口味的喜好,調整把握膳食的結構,引導孩子接受健康的食物,這既是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重要部分。

也許延承了小時候父親帶我奔波的習慣,我亦常帶孩子旅行。在山水間,感受自然之美,或者舊城老街名人故居,感受人文風情,參觀各地博物館,孩子的好奇,拓展了我的認知邊界,或解答或探討,一起尋求答案,這樣亦師亦友的相處,就有了實際內容,親子關係也變得趣味起來。

在陪伴孩子幼兒園到小學,再升初中的過程中,我一直嘗試身教,比如自己的閱讀,適當的運動,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行為會讓孩子看在眼裡,生長在心裡,讓孩子主動對應自己的行為準則,再輔以言傳,就比較容易理解彼此的立場,一直相信,親子關係也是一種互為鏡鑑。

家庭教育為親子關係提供了良好的氛圍,並且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這也是家校之間最好的互動。我們和孩子相處的越融洽,就越會了解孩子,發現更多細節,看得見孩子自身的特質、優點和喜好,我們也會更加清晰的去認知引導,讓孩子們的“同”變成價值觀,讓孩子們“不同”變成閃光點。

孩子一天天長大,家庭以外的空間,包括學校,同學,夥伴,遊戲,網路等,都在改變孩子的認知,反過來,又促使家長去改變和接受,這就是彼此成就。

最好的教育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因所處時代不同,每一個階段的回答都不一樣,但最好的親子關係,一定是陪伴。

採訪人:葉楊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什麼是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