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從小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在家裡排行老二,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送來送去好幾次,父親基本上都不管她,更沒有時間陪她。成長經歷中沒有體會到父親的愛,也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結婚生了孩子之後就有了產後抑鬱症,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的生活,全職在家帶孩子,對孩子的要求很高,逼孩子去做作業,逼他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過度關注孩子(其實是控制),後來發現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不對,因為孩子出問題了,於是在看到孩子不當行為時轉而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就吼,有時候會打,但打的是自己。
回到現實生活:父母焦慮的往往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父母想給孩子的往往是自己成長過程當中沒有的。如何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到對方卻是一種能力。
父母多回想自己的童年,有助於理解孩子,體諒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同時看到自己的“不能”和“能。” 理想化的是:如果我們都能以一種觀察者的視角回憶童年,發現成長經歷中的“意義”就是在改變自己的人生地圖。
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範: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如何扮演父親或母親的角色;如何培養親密關係;如何做個正常、健康、有價值的人;如何與他人保持適當界線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孩子是最佳的學習者,他們時刻以敏感於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觀察、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
孩子卻是糟糕的表達者,他(她)沒有建構起完整的、邏輯的、合理的意義的能力,也沒有對應的豐富詞彙來表達出他(她)思考、懷疑和好奇的一切。作為學習者,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指引。
你喜歡吃草莓你會毫不猶豫的買下它,如果你不喜歡吃香蕉,但是你考慮到香蕉有助於消化,你還是會買它,所以喜歡就很單純,不喜歡就會權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