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庭最關心的事兒,但是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卻讓人頭疼不已。最近看到某個家長群裡有一個話題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孩子被打了該不該再打回去呢?家長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打回去啊想那麼多幹嘛,不讓還手孩子反而不知道該咋辦了。另一派認為:不能打,這樣孩子就以為暴力能解決問題,小時候就這樣了長大了還了得?
雖然孩子們打打鬧鬧的很正常,但是父母的做法卻決定了孩子的態度,甚至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性格和人生。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被打了應該打回去,此言一出,大家都很驚訝,李教授接著就說起來她小孫女在幼兒園,被一個喜歡她的小男孩抱起來扔下去的事,然後孫女頭磕到凳子上,腫了大包。她沒有一味勸孩子忍耐,而是教孫女怎麼反抗,李教授說下次再這樣就揪住那個男生的耳朵,用力一拽,他一疼就放下你了。
李教授說校園欺凌其實是全世介面臨的一個問題,孩子的青春期是暴力行為的高發期,家長們在教育孩子善良的同時,更要教孩子學會自保。可能每個家長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是要注意李教授說的打回去不能只看表面,它不是教你以暴制暴,而是有條件的自我保護,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面對校園欺凌,過分退讓不可取,但也不能一刀切,用打回去解決。孩子小時候的遭遇會深藏在潛意識裡,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被打,都讓人很緊張,孩子可能分不清是非對錯,但家長卻不能因此裝糊塗,要是自己的孩子打了人卻一味護短,會讓孩子失去敬畏之心。而孩子被打之後不反抗很可能會變成次次欺負,最終演變為校園霸凌。
孩子之所以成為孩子,不僅是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自己行為的好壞還沒有自控的能力,近些年,校園霸凌案件層出不窮,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還出臺了相關規定,明確了什麼樣的行為屬於校園霸凌和實施校園霸凌的嚴重後果,家長們也要教育孩子遇到校園欺凌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回擊。也要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讓孩子強健體魄,就不容易被欺負。孩子面對不公正對待時最大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的態度,父母就是孩子最堅實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