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見到老友,同為寶媽,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孩子了。我見朋友的孩子表現很乖,就誇了幾句。朋友卻說“我家孩子只要出了家門就表現的很好,幼兒園老師也誇他各方面都不錯。但你想不到他在家的樣子,簡直就是個小霸王,脾氣臭的很。小小年紀就是兩面派,我也是服了。”朋友對孩子的描述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出門慫”。事實上,朋友家的孩子絕對不是個例,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這導致很多家長都比較疑惑“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有兩副面孔呢?”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孩子“兩面派”的面紗。

哪種家庭容易養出“窩裡橫”的孩子?

1. 父母就是“窩裡橫”

我們都知道,父母的言行會成為孩子模仿的物件,同時也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有的父母在外人面前溫文爾雅、謙遜有禮,總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但是一回到家裡就像換了個人:經常和伴侶吵架,衝孩子發脾氣,甚至還會摔東西。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從大人身上得到這樣的暗示:在外人面前要表現的很好,在家裡就可以肆無忌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然後孩子“有樣學樣”,也容易成為“窩裡橫”。

2. 家人無原則的寵溺

沒有哪個家人是不愛孩子的,但是愛不等於“溺愛”。我開頭提到的朋友,她家孩子就是被家裡老人“慣壞”了。孩子奶奶本來就喜歡男孩,所以對孫子是寵到沒邊了。只要是孫子提出的要求,除非是上天摘星星,不然奶奶都會滿足的。這也導致孩子在家裡真的就像是“小霸王”,全家人都要聽他的。孩子甚至還指揮奶奶幹這幹那,如果奶奶做得不好,還打奶奶。家人沒有原則的寵溺,讓孩子覺得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

3. 孩子的社交少

其實我家孩子之前也有“窩裡橫”的跡象,歸結原因,我覺得是因為孩子在家待的時間太長。我家娃從小跟著我們在農村長大,身邊沒幾個同齡孩子,基本都是和老爺爺老奶奶相處。這就導致孩子一到外面就變得很膽小,別人問話也不敢說。

由此看來,孩子的“窩裡橫,出門慫”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習慣、環境導致的。

父母該如何引導?

既然我們能找到孩子“窩裡橫”的原因,那父母要如何引導孩子呢?

1. 在家立規矩

一個家裡,應該有自己的“家規”。就拿孩子不尊重老人這件事來講,一定是家裡沒有相應的規矩或者是規則不清導致的。我們從小就要告訴孩子要尊重長輩,不能罵,更不可以打。如果孩子這樣做了,會有怎樣的後果等。而且在孩子真的犯錯的時候,就要按照之前說好的處理方法去做,不能妥協。這樣孩子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真正的愛不是無條件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得體的批評。

2. 教孩子合理表達情緒

大多數“窩裡橫”的孩子,遇事就會透過哭鬧的方式來解決。其實這還是因為孩子不會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的結果。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沒有好壞之分,但是當孩子有了負面的情緒,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如何正確表達。例如在搭不好積木的時候,不是把積木扔得到處都是,而是可以尋求大人的幫助。孩子能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就不再有“窩裡橫”的表現了。

3.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出門慫”,多是欠缺社交能力導致的。而改變這一現狀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帶孩子出門和同齡人玩,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隨著孩子見的“市面”越來越大,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見人不再懼怕,而是可以大膽上前打招呼。

淘媽說:孩子“窩裡橫,出門慫”,並不是孩子的先天缺陷,而是後天環境影響的結果。所以父母不要有太大的負擔,只要遵循不寵溺、不包辦、多帶孩子出去的原則,相信孩子會變得很優秀。

1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羨慕秒睡?如何讓我的寶寶睡得更好?睡眠秘籍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