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是孩子的影印件”。要想使孩子改變,父母要首先改變,否則,孩子也很難改變。也就是說育兒先育己。很多家長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如何做到卻不到其法。是的,“育己”“育兒”的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育兒的思想和心態。下面我就從“陪伴”、“學習和應用”、“心態”這三個方面,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陪伴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放下手機,推掉一些應酬,多陪陪孩子。當然,陪孩子不是指要盯著孩子,而是要儘可能的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所謂高質量的陪伴,主要是做到兩點:

1、傾聽孩子的心聲。引導孩子多說,家長多聽,多瞭解孩子,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只有瞭解了孩子,我們才能提供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我們自認為孩子需要的;

2、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在玩耍中融入一些生活技能和價值觀,潤物細無聲。透過遊戲啟發孩子思考,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大膽探索、大膽嘗試。

“陪伴”的誤區:

1、陪伴時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和孩子在一起,我們總是作業、成績、其他同學的成績等等。只關心孩子寫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道題,背了多少單詞……孩子的心理和思想變化我們基本不關注;

2、說教。陪伴我們總是說的多,聽的少,總是對孩子不停的說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我們的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加強版說教,直到孩子接受我們的想法。

二、學習和應用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的家教觀念和方法也應和社會執行方式、行業管理規則一樣,與時俱進,共同進步。否則,就會落伍。只有家長學習了、提升了,才能幫助、引導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和提升。

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應用,我們要把所學的家教知識積極的應用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並根據效果不斷迭代。我們不能只是後悔自責或等待觀望,而是要立即應用。“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學習和應用”的誤區:

1、不願意學習,或排斥別人的觀點。認為別人都是理論派,說的都沒用,還不如自己一巴掌來的效果好,立竿見影;

2、學而不用。課聽了不少,家教類的影片、文章、書籍也沒少看,想法也有,就是遲遲不用。因為遲遲不用,所以,更加不會用。

三、耐心

培養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長。培養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說你方法對了就立刻有很大的轉變,我們要眼光放長遠一些,要相信孩子的潛力。

“耐心”的誤區:

1、痴迷於短期效果,為取得的短期成績而沾沾自喜。你看,至從我盯緊以後,孩子這次考試成績就比上次多了10分,看來,以後還是要盯緊一些才行;

2、緊張,擔心,滿腦袋問號。這樣行嗎?我都給Ta一個星期的時間了,也沒見有什麼改變啊?孩子的成績下降了怎麼辦呀?別人家都盯得緊緊的,我家孩子如果不盯緊落後了怎麼辦呀……總之,對自己、對孩子都沒有信心。

當然,也許我們“陪伴、學習和應用、耐心”都做到了,但還是沒效果,怎麼辦?如果覺得自己的方法無效,請把以上三點認真再做一遍:

無效的原因可能是我們對孩子還不夠了解。所以,要提高陪伴的質量,要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真正的所想所需;

無效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家教思想、方法不是很正確,或跟不上孩子的變化速度。所以,需要繼續學習,提升我們的認知,改進我們的家教方式,持續的學習和提升;

無效的原因可能是我們急於求成了。再好的幼苗,再充足的養分,再精心的照料,也不可能一夜之間開花結果。請多點耐心,給孩子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

最後,引用托爾斯泰的名言: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辦法。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成人幼稚病”:父母溺愛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