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是一名新手寶媽,被她抱在懷裡的小傢伙是她九死一生拼生下來的“寶貝”,所以沒有人比媛媛更加疼愛女兒。可是,在產後帶娃的過程中,媛媛和女兒的“相處”並不融洽。原本性子就容易著急的媛媛對女兒的哭聲“倍感煎熬”。
“只要孩子一哭,我就心跳加速,她每天要哭上好幾次,真的是很讓人心煩意亂。”媛媛說起自己面對孩子哭的感受時既無奈又自責。“人家都說母愛是無私的,可能真的是我太狠心了吧!對寶寶的哭聲真的沒有耐心,可是我也是很想做個好媽媽!”
其實,在帶娃的日常中,寶媽對寶寶的哭聲感到厭煩的情況並非個例。那麼這種心煩意亂的心理活動真的意味著寶媽們太狠心,對孩子不夠愛嗎?
一、聽到孩子哭聲就心煩,是我太狠心嗎?不妨看看專家的解釋專家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哭聲感到心煩其實是源於一種“固定的條件反射”。在叢林生活時期,孩子的哭聲被父母們等同於危險的到來,所以父母們對於孩子的哭聲會反應敏銳。雖然叢林生活時期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這種條件反射卻已經形成並且延續下來。
科學家們認為,孩子的哭聲會對人體的大腦帶來更為“特別”的刺激,使得人體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情緒煩躁。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的哭聲感到心煩的心理表現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應,父母不必為此而內疚自責。
換一個角度來看,寶媽們對孩子的哭聲情緒敏感,這也說明了寶媽對於寶寶情緒狀態的重視,寶媽的“敏感”其實源於她們對寶寶真摯的愛,不得不說,當媽真的不容易。
二、孩子哭鬧,父母最常見的三種反應此前包文婧帶著女兒餃子參加了一檔親子綜藝節目,在節目中沒有獨自帶娃經驗的包文婧常會被餃子的哭聲弄得心煩意亂,甚至有的時候她還會陪著女兒一起哭。包文婧一邊自責自己帶不好孩子,一邊不理解眼前的小傢伙為什麼這麼愛哭。
尤其是在沒有親媽幫忙的時候,包文婧的情緒更是時刻處於崩潰的邊緣,這著實讓網友們也跟著捏了把汗。
1.嚴聲訓斥
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哭聲缺乏耐心,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止住孩子的哭聲,父母們會採用嚴聲訓斥的方式來應對,而孩子被訓斥後則會因為感受到了恐懼而收斂哭聲,所以這種方法在某些時候會很奏效。但是這對於孩子的情緒處理卻並沒有好處,孩子被嚇得止住了哭聲,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情緒發洩。
2.冷處理
有的父母認為,當寶寶哭鬧時將其晾在一邊,這樣的冷處理方式可以避免孩子把哭鬧當成要挾父母的資本。但是其實,如果寶寶的哭鬧被父母們選擇性忽視時,這也會導致一些弊端出現,那就是妨礙到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的建立。被冷處理的孩子在父母的漠視中很容易陷入低落、無助的情緒狀態之中。
3.一味妥協
有的父母為了“相安無事”,於是便會採用妥協的方式來安撫孩子的情緒,雖然這樣的方式比較“柔和”,但是這在無意間卻也助長了孩子“哭鬧”的情緒反應,從長遠的教育引導來看,這樣的引導方式並不恰當。
三、面對喜歡哭鬧的寶寶,父母應該怎麼應對?1. 瞭解孩子哭鬧背後的情感訴求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哭鬧背後的情感訴求有所忽視,自以為是地認為哭鬧是孩子任性不懂事的表現。但是其實,只有父母們瞭解到孩子的需求,並且給予一定的安撫或者是重視,孩子才會從父母的反饋中得到迴應,哭鬧的情緒才會得到恰當的安撫。
2.合理的需求可以被適當滿足
如果孩子提出的需求是合理的,家長們可以在安撫孩子情緒後適當地給予滿足。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好好地進行表達,讓孩子明白,父母滿足自己不是因為“哭鬧”的方式,而是因為這種需求本身是可以透過好好表達而被滿足。
3.過分的需求不該被滿足
對於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需求,家長們應該有原則地拒絕,目的是讓孩子明白,不能夠被滿足的需求即便是哭鬧也無法得到反饋。父母們堅持的原則和底線會讓孩子更容易明白,哭鬧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哭鬧反應時,父母適當地安撫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安撫並不等同於妥協。在生活中,父母們應該把握好滿足孩子需求的“頻率”,讓孩子有安全感的滿足,同時又不會拿哭鬧當手段。大家對於孩子的哭鬧反應有哪些應對經驗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