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能從孩子的身上看到家庭中父母的影子,所以我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們也總是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因而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也要達到我們的標準,正是這種在意和愛惜是以我們成年人的價值觀來衡量,才會有了我們口中懂事的孩子。
其實今天分享的這個主題概念非常模糊,那是因為每個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之所以想要分享這個概念,還是因為上週末老婆的閨蜜帶孩子來家裡玩,小孩子那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我深思。
上週末,老婆的閨蜜帶孩子來家裡聊天,對方的孩子和我兒子歲數相仿,再加上我們兩家經常在一起聚餐,所以孩子們之間很快就玩到了一起。我兒子悠悠拿出自己的平板,想要邀請小希一起在平板上看他最近正在讀的繪本。小希當然是十分喜歡的,但是還是跑到媽媽面前,小聲地說:“我可以和悠悠一起玩平板嗎?”得到了媽媽的同意之後,小希歡快地跑到悠悠的房間,時不時傳出兩個小傢伙歡樂的笑聲。
這時候,老婆的閨蜜突然衝著孩子的房間說:“小希,你不能一直看平板啊,會壞眼睛。”聽到媽媽的話,小希正在大笑的小臉突然僵硬了,然後把平板往悠悠那邊推了推,自己默默地坐在了窗邊,眼神看著窗外。我記得我當時還開了個玩笑,我對小希說:“你現在憂鬱得像個小王子。”
可是別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悠悠還是自己一個人玩就很不合理,於是我鼓動悠悠帶著小夥伴去玩一玩自己新買的平衡車。我想著把兩個小傢伙安排好之後,我就能放鬆一會了。可是正在和老婆聊天的小希媽媽時不時的總是要往孩子那邊看一眼,時不時的還會說:“你別碰到阿姨家的桌子,你別撞到悠悠,你別這樣,你別那樣。”
果然和我預想的一樣,小希很快就從平衡車上下來,然後在一旁看著悠悠玩。眼看到了下午4點多,閨蜜帶著孩子也就回家了。
晚飯的時候,我和老婆說起小希,我說:“小希這孩子很懂事,他媽媽肯定比咱倆輕鬆。”我老婆哼了一聲說:“我這個閨蜜,從小脾氣就很急。而且特別要面子。”回想起下午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的場景,我突然就感覺到了老婆話語中的意思。
小希的媽媽一直不讓孩子這樣,不讓孩子那樣,無非就是想要讓孩子在外面給自己“長臉”。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在一起玩最重要的就是開心,至於說撞一下牆面,蹭一下桌子那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明顯,小希在有媽媽的地方都很放不開,而且整個下午小希始終是在迴應媽媽的命令。
作為父母,我們愛惜自己的“羽毛”無可厚非,我們要求孩子變得更好也是理所應當,但是如果我們因為自己所為的面子,就扼制孩子的天性。那麼結局也是明顯的,你的孩子除了內向沒有別的路可走!
我們能帶給孩子的物質條件非常有限,但是我們能夠帶給孩子的精神滿足確實無窮多的,能夠在可控範圍讓孩子釋放天性,不僅不會傷及我們的面子,還能讓孩子自主的養成樂觀的品質,如此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