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做為父母我們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是不一樣的。這裡的不一樣不單單指的是孩子身體發育變化,還包括孩子的心智變化、心理變化、學識變化、性格變化等等方面。

如果是年齡小一點的孩子犯了錯,我們可能稍微一兇,孩子就改了。

但是,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們的態度很兇,孩子不僅可能不為所動,甚至跟我們反著幹。

所以,如果我們想用“一招鮮”來教育孩子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實告訴我們,孩子在成長,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成長,只有我們將自己變成成長型的父母,才能在面對孩子不斷出現的問題時,知道如何去解決,如何去引導!

現在,我們就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吧!

不給孩子貼標籤,引導孩子正向積極表達

父母和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像是有魔力的咒語。

要知道,我們隨口一說的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產生的影響卻是很大的,容易造成孩子的長處受打壓,短處卻越來越短。

我們小時候就被貼標籤,等我們成為父母,很不幸,我們完整地繼承了上輩的做法,繼續給孩子貼標籤,並且都是負面標籤,諸如:

“你怎麼這麼笨?說了幾遍都聽不懂。”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你怎麼就不會?”“你看你,拖拖拉拉,你們班裡誰寫作業比你慢?”

“就是懶!”

“什麼事都做不好!”

“你有什麼用!”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被認可的深度渴望,大人有,孩子更有。

從普遍意義上來講,對孩子鼓勵的價值遠遠大於斥責。

鼓勵的話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能引導孩子正向成長。

“翁格瑪麗”效應,是教育心理學術語,意思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從而使受教育者認識自我,挖掘潛力,增強信心。

這個名詞來自於一個故事:有個名叫“翁格瑪麗”的女孩,本來長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給她信心,從旁鼓勵,每個人都對她說:“你真美。”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漂亮,也在心裡對自己說:“其實,你很漂亮。”漸漸地,女孩真的越來越漂亮。由此,“翁格瑪麗效應”成了教育心理學上一個重要的名詞。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建立成熟的認知模式,正處在學習、模仿的階段,孩子透過學習模仿,孩子不斷地挑戰自己,開發自己的思維和動手能力,不停地運作自己的大腦,然後一步步瞭解世界和規則,最終走向獨立。。

孩子還處於自我認知與探索階段,如果父母常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就會固化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形成對孩子的負面暗示。

所以,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特別重要,你認為孩子有禮貌,孩子才會待人接物有禮有節,你認為孩子聰明勇敢,孩子遇事不退縮,有想法有行動。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要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賞識孩子,多給孩子一些積極暗示,這樣,孩子就能一直向著你所希望的好的方向發展。

積極傾聽,與孩子做有效溝通

許多父母都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自己孩子明明是個“話嘮”,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能喋喋不休一整天,但是一旦回到了家就變的沉默少言,問他話,哼哼唧唧隨便敷衍,好不容易說上幾句,結果卻以“算了,不給你說了”而結束談話。這讓做父母的很是困惑,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願意和我們溝通呢?

傾聽,親子有效溝通繞不開的前提。

我們太多的父母,常常責備孩子不聽話。卻未曾反思,其實自己從來就沒有好好聽過孩子說話。

我們常常只願意聽到自己想聽到的東西,而忽視那些真相。

特別是跟孩子之間。

倘若一個大人,他帶著不可置疑的權威,那這個孩子說的話,10句頂多能聽到一兩句,甚至就幾個詞彙。

然後就開始下結論,再繼續用各種事情來堆砌,表示自己的結論是有理有據的。

一副不是我不聽你說,而是你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神情。

假如你是孩子,你也會覺得很挫敗、氣餒吧。

所以孩子最後選擇“還是算了吧”,最後跟你“閉嘴”了。

給予孩子全部的注意力。

當孩子給你說一件事的時候,放下手機,離開電視,停下家務,認真聽,用全神貫注的傾聽來代替心不在焉。

當你用好奇、肯定、鼓勵......目光看著他,跟他有互動,適時的詢問他的想法、看法、感受。

當我們真的將自己的身份放下,真誠地跟孩子交流時,我們也會收穫一個願意開啟心扉、積極樂觀、注意力集中的孩子。

理解孩子的感受是溝通的關鍵環節。要說出孩子的感受、感覺,而不是給建議,更不是評價,甚至指責。比如以下場景:

別否定孩子的感受,而是說出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聽到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理解,他的心思從你的口中說了出來時,心裡會非常欣慰和感激。知道父母能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就更容易向父母敞開心扉。

要從建議、評價、指責的角色轉到理解孩子的感受、說出孩子的感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一個較好的辦法是跟孩子做一個角色互換,讓孩子扮演家長,家長來扮演孩子,在扮演過程中體會孩子的需要。

不吼不叫,做高影響力的家長

生活中“親子關係”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我們與孩子無法順暢交流,就是“關係”出了問題。

建立邊界感。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也需要獨立空間。物理空間上,給孩子一張書桌、一張床、一間房,對於很多家庭已非難事。然而,在無形的情緒、情感上和孩子保持一定的界線,很多父母即便能意識到,卻未必做得到。

據一項調查顯示:在4898人中,有80.2%的人表示自己的生活被父母嚴重干涉。

父母打著“一切為你好、我不管你誰管你”的旗號,隨意侵佔孩子的權利,最後常常是兩敗俱傷——父母覺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認為父母太強勢。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經說過:“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親子之間也有邊界,尤其是心理邊界,它需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在日常瑣事的互動中反覆嘗試、調整並建立。

一件衣服,孩子肯不肯穿,是取決於他自己的感受,還是取決於“媽媽覺得你冷”?

一個決定,是放手給孩子試著做,錯了後再調整,還是隻能按照父母的“正確”來?

從生活、遊戲、學習等等方面,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主,在一點一滴中,孩子能慢慢有彈性靈活的邊界感。邊界感強的人,適應環境和人際關係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反之,在心理上和他人邊界不明的人,會將別人的意見和看法等同於自己、把別人的需求和期待當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表現在生活中就是很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和摩擦,要麼易被別人的一句話、一句評價激怒,要麼對別人言聽計從,沒有主見。

良好的親子關係往往都會有邊界的,這邊界猶如一張安全防護網,它不僅不會讓親子關係疏離,反而會避免很多親子關係的摩擦,從而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高質量愛的陪伴

哥倫比亞大學的霍華德·金森博士曾做過一個研究,主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金錢的豐盈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多少幸福感,他們更渴望的是父母的陪伴,這是高檔玩具和亮麗衣服所取代不了的。

畢竟,在孩子的小小世界裡,父母就是他們最大支柱,可是許多父母總會說“生活所迫,身不由己”、“為了給孩子更好的資源、更好的生活”,這讓多少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迫不得已地活成了“孤兒”。

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感覺有細緻入微的觀察,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後的內心需求,看到孩子的進步。

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自己去探索和嘗試,父母只需在身邊,讓他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給他適時的幫助,這樣他就會充滿勇氣,迎接種種未知和挑戰,獲得真正的成長。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所以,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在實踐中不斷去修正自己的方式方法,避免踩坑,以更溫和而有效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1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什麼時間吃「水果」最好?每天吃多少?一篇看懂吃水果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