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舉行青少年短道速滑聯賽當天,一個叫馬子惠的女孩,在發令槍才剛響起的時候,她就不幸摔倒了。
看得大家心驚膽戰,在那個爭分奪秒的緊張時刻,哪怕慢1秒,結局都有可能發生逆轉。
可就在觀眾都為她的摔倒而惋惜時,她立刻從地上爬起來,沒有絲毫的氣餒和猶豫,即刻奮起直追。
經過她一圈又一圈的追趕,在家人的鼓勵中緊緊咬住,最終漂亮奪冠!
佩服她冷靜的態度,更佩服她不甘落後、為自己爭取的勇氣。
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起點落後並意味著結束,它是另一種開始。
01 起點落後,我們也拼盡全力
的確,起初馬子惠因為摔倒,和其他3位參賽女孩相比,確實落後了一大截。
可她並沒直接放棄或鬧情緒,而是馬上起來冷靜追趕。
沒有太著急,也沒有太慢。因為如果太急,不僅容易出差錯,心理也會跟著緊張;如果太慢,就等於放棄。
她一直冷靜地將自己的速度,保持在持續加速的狀態,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實現能超越他人的可能。
果然,經過她一次次不捨的追趕,在第4圈越過第一位女孩,並將彼此之間的距離成功拉開一段,之後一直保持穩定加速。
即便她起跑線不慎出了差錯,她依然憑著自己的意志和持續努力的心態,實現結局的逆襲。
是呀,人生就是在這種不放棄和努力中一次次超越自己,最終實現未來的質變。
還記得去年夏天最勵志的黑馬男孩趙啟琛嗎?
在高一時,他還是一個在班裡倒數的同學,但是經過一番努力調整之後,在高二成績有了起色,高三的時候,他已經在班裡前幾名。
這樣說來,他算得上是一個輸在起點的孩子,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主動放棄,反而是根據自己的薄弱學科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努力和練習,一有不懂的地方,就趕緊向老師求解。
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起點落後並不意味著沒有出路,反而可以透過自己的全力調整,來拼搏一把,畢竟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其實每年高考都會湧現出黑馬,但都是靠他們用盡自身的精力和時間換來的。
相比剛開始成績就優秀並一直保持的學生,知道自己的弱點勇於改正的學生,更值得敬佩,因為這需要花費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結局未可知,起點落後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認為自己已經必輸無疑,這樣的心態才是最可怕的。
02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如今“神童、天才兒童”的出現,引發不少父母的教育焦慮,也讓很多發展相對遲緩的孩子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身心疲憊。
有的孩子確實小小年紀就一舉成名,但有的孩子反而大器晚成。
中科院士李曙光先生,小的時候,他母親說他和同齡的孩子相比,腦袋瓜不行。
這樣的現狀,一直持續到四年級,他是那個害怕考試的“丙等生”,但他卻在中學的時候完成了文體兼修的“全優生”的逆襲。
當時考試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由於他每次考試都是丙,相當於剛剛及格,因此大家叫他“丙等生”。
這導致他一度很自卑,直到他四年級的時候,因為和一群調皮的孩子玩摔跤,不慎摔倒,手臂骨折,因此家裡人讓他休息半學期好好養傷。
可沒想到,這卻是他逆襲的轉折點。
因為養傷休學半年,跟不上大家的學習進度,所以復學之後依舊是從四年級開始。
大家以為他還和之前一樣,不料開學之後,李曙光好像對學習突然有了頓悟,知識領悟得很快,學習突然好了起來,成績也一躍進入班裡前三名,因此成為少先隊員。
這樣的成績一直保持到小學畢業。他進入中學後,成績比原來更加優秀,始終保持在班裡第一,不曾落下。
除了課堂的學習之外,他還愛看小說增加自己的知識廣度;更重要的是,他還注重自身分析問題思維能力的培養,堅持獨立思考,在解題的過程中訓練這種思維。
雖然他在四年級之前,在老師和家長眼中都不算優秀,但是到了自己的發展時區,潛力就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因此家長無需過於著急和鞭策。
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綻放“花期”,只不過有的綻放早,不免讓人覺得驚喜;但是綻放晚的,也不必著急,給他們一個靜待花開的時間。
03 有遠見的父母,會這樣培養孩子
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並不是孩子暫時的成績,它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況且學校的成績,也不代表孩子的未來。
因為相比成績,培養孩子自信不怯弱的思維、終身成長的思維、不固執的思維,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1. 心態要穩,自信且張弛
《奇葩說7》海選時,一個18歲的女孩讓人眼前一亮。
她就是陳小雨,才高中畢業,但她談吐大方,自信從容,無所謂成功,也無所謂失敗,只要盡力就好。
因此,就對老師們說:“我就做我自己,導師們覺得我好,就把我留下,覺得我不好,讓我走就行。”
短短几句話,將自身自信平穩的狀態變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她表現得自信,但因為在她前面幾個高學歷的學生都被刷下去了,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所以她剛上臺時對幾位老師說:“我有點焦慮。”
可沒想到最後卻全票透過,幾位導師也很喜歡這個女孩,連楊冪都誇她:“自信且張弛。”
因此,父母要注重培養自信平穩的思維和心態,讓孩子即便有所既焦慮也不必過於慌張,為了所謂的“贏”而自亂陣腳。
2. 終身成長,不間歇退縮
學校和家庭給孩子的教育始終是有時限的,孩子要想在社會上緊跟步伐,穩定立足,必然要有終身成長的思維。
不間歇性的努力只會感動自己,遇到困難就退縮,不僅不會實現真正有效的成長,反而會流失很多原本可以抓住的機會。
父母不要只注重孩子在學校階段的成績,因為和學校的階段性成績相比,教會孩子終身成長、持續努力、遇到困難不選擇性退讓,會讓孩子未來有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3. 改善調整,不頑固執拗
《奇葩說》的許吉茹,本來是一個履歷十分優秀的女孩,在第六季導師和眾人都對她有著很高的期望,但也因此,表現用力過猛,最後黯然離場。
今年,她又再次參加了《奇葩說7》的海選。因為放不下去年的心結,所以她進入導師環節面試時,準備的仍然是去年失敗離場的選題。
但這次導師們並不看好她,只有楊冪和薛教授給她投票。
馬東聽完她的辯論之後,知道她其實一直糾結在去年的那場失敗還沒有走出來,便告訴她:“去年的那個選題、那張卡,一直在你的心裡,但對他們來說,其實已經隨著《奇葩說》第六季而過去。”
之後蔡康永也建議她:不要圍著過去的圈子一直轉,因為我們圍著圈子轉的心力,是可以有別的選擇的。
可即便兩位老師都給她誠懇的建議,她依然堅持留下來,說到底還是放不下,才會執拗到底。
有時候面對孩子的不善調整,固執己見,父母可以適當的“干涉”,讓孩子明白與其堅持不適合自己的路,不如改變選擇其他更適合自己的另一條途徑。
因為教育資源的緊張以及環境的影響,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起跑線過於重視,對於他們的成績期望也比以前要高很多。也正因此,反而讓孩子有些疲累。
其實很多父母的關注點有些誤差,起跑線只是一個開始,過程中會充滿很多的變數,就算做了萬全的準備,也保不齊結果就會如自己所願。
與其過多關注起跑線,不如教會孩子及時調整的應變思維,不斷學習成長的思維,不慌亂的鎮定思維。
畢竟與暫時的成績相比,孩子擁有這些思維,將來才會更好跟上時代步伐,從而改變自身固有的思維方式,才不會不被後浪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