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答:孩子偷東西怎麼辦?

這位爸爸說,他在外面工作,女兒跟著媽媽在家,女兒有過幾次偷東西的行為,被她媽媽教育過也不管用。因為害怕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無奈這位父親在網上求助。

《追風箏的人》有句話:罪行只有一種,那就是盜竊,其他罪行都是盜竊的變種。

似乎只要掛上偷這個字,在大人們的眼中是很嚴重的一件事了。

其實在孩子小時偷東西是特別常見的一件事,想想你小時候有沒有偷偷挖過別人家紅薯,偷掰過別人家玉米,誰敢保證自己小時候,從沒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那時候有的父母都沒空干預這些事兒,大部分孩子也沒有變成慣偷。

而我們做了父母后呢,反而害怕自己教不好孩子,害怕自己孩子走了歪路,看到有點不對的苗頭就上綱上線的給孩子貼標籤。

去年秋天的時候,隔壁單元的老奶奶過來,說家裡有點急事要出去下,把她家小孫女帶過來跟我家女兒玩會兒。

後來晚上的時候,老奶奶過來特別不好意思地說,也不知道這小妮子現在怎麼學的,不論去誰家就愛偷別人家的東西。邊說邊伸出了手,我才看到,不知道什麼時候,她家小孫女拿了我家女兒的一個頭花。

再看一旁抽泣著的小姑娘,趕緊讓女兒帶著去玩了,跟老人說了好多才打消老人的擔心。老奶奶說,孩子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我們老兩口給看孩子。現在上了幼兒園後,總是時不時地拿回來各種小東西,開始以為是老師獎勵的,後來發現不是,問孩子,孩子支支吾吾的才說看到別的小朋友的髮卡頭髮漂亮,就想拿回家。

老奶奶說:這件事,跟她爸媽也說過,她媽媽也給買了好多好看的髮卡,但是還是看到漂亮的就拿。你說現在這個孩子怎麼這樣了,這麼小就知道偷。

事實上,孩子幼兒時的"偷竊"並不是真正的偷竊。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透過研究發現:

2-7歲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是圍著我轉的,因此,世界也是為我而存在的。

他們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這些物權概念,只要喜歡,就是我的。

孩子到了六七歲或者更大的時候,有了一些模糊的物權意識。

但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點模糊的意識,還不足以抑制住他內心"想要"的衝動。

這個年齡段的順手牽羊,並不等同於成年人的"偷竊",應該算是"拿"。

孩子都是天性純良的,在沒弄清楚原因之前,我們不要急著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著以前發生的事情:一位5歲的小女孩,來到派出所"投案自首"。見到民警後,她奶聲奶氣、戰戰兢兢地說:

警察叔叔,媽媽讓你們把我關5天,好嗎?

民警瞭解情況之後,溫柔、耐心地勸小女孩歸還手錶,向小夥伴道歉,還普及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

當時影片出來後,很多人都贊這個媽媽的做法是對的,但是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為,主要是這個媽媽迫不及待的給孩子貼上了"偷"這個標籤。

其實家長不應該隨便給孩子打"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偷雞摸狗"、"小偷"的標籤,因為一打上,就是孩子一生的傷疤。

學齡前的孩子,偷拿東西,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邊界感不清", 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據為己有,但這個行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

針對這一點,我是特別佩服三毛母親的處理做法。

作家三毛曾經有篇文章,寫了她偷媽媽五塊錢的經歷。

小學三年級前,三毛沒有零花錢,父母認為她是小孩子,在家有吃有穿,不需要花錢。

而那時候學校流行收集包糖果的彩色玻璃紙。那種糖果在學校外面的雜貨鋪裡可以買到,也可以換。

那時候三毛都是盼著趕緊把練習簿用完,然後去換一顆好看的玻璃紙糖。有一天,三毛在母親的房間裡看到了一張五塊錢,躺在櫃子上。

三毛看到錢,忍不住伸出手,把錢偷偷放進了兜裡,因為可以買很多玻璃紙糖。

但是當三毛媽媽發現錢不見時,三毛害怕了,驚慌失措,口袋裡的五塊錢好像灼熱的排骨,燙著她的腿。

最後三毛還是還是將錢偷偷扔回了櫃子的夾縫邊,還給了媽媽。

而三毛媽媽只是在錢不見的時候,喃喃自語:"奇怪,才擱的一張五塊錢怎麼不見了。"

從那之後,父母突然給三個孩子發零用錢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

父親還給了三毛一盒進口的糖果。

三毛歡快地把糖果剝出來放在一邊,將糖紙泡在臉盆裡洗乾淨,然後一張一張將它們貼在玻璃窗上。那個下午,就在數糖紙的快樂裡,悠悠地度過......

她的父母沒有責罵過三毛一句,而三毛也再沒有偷過父母的錢。

那麼面對家裡有"偷拿"東西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做呢?

1、 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要放平心態,透過良好溝通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

因為幼兒他們還沒有建立完整的認知能力,更無法分清"你的""我的"物品,缺乏"物權"觀念。

家長看到孩子偷拿東西,不要先給孩子貼上這是小偷、這是賊的標籤,而是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找到孩子拿東西背後的原因。

2、家長在家裡平時多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對於6歲以前的孩子,他有可能是對"別人的"玩具根本沒有概念,也有可能明確知道是"別人的",但就是因為很喜歡,控制不住自己。

父母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物品的權利,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

讓孩子習慣,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自己的東西有保護和使用權,別人的東西,需要經過別人同意才能拿。

給孩子營造一個明確的物權環境,當孩子分清"你的"、"我的"後,自然不會"不問自取"了。

3、家長要教會孩子犯錯誤後,要勇於自己承擔責任

父母在第一次發現孩子有不妥當的行為時,要與孩子心平氣和溝通,要讓孩子分清對錯後,再去積極彌補錯誤。

重慶有對父母在孩子"偷錢"後,冷靜處理的方法,值得我們所有父母學習。

有個9歲小男孩,為了買手遊裝備偷拿了奶奶2000塊錢。父母發現後沒有選擇體罰,而是罰他撿廢品"還債"。

小男孩說幹上一上午活大概賺100多元,要還完債還要"很久很久,在那之前都不會再進行任何娛樂活動。"

雖然男孩一直喊累,卻還是倔強地表示,一定要還完債!對於父母的這種懲罰反思,孩子也覺得教訓很深刻,並表示以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孩子的世界,跟我們看到的並不完全一樣,一定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多想想。 下面3本繪本透過孩子的視角,幫助孩子理解分清"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為什麼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1、《這不是我的帽子》

故事一開頭一條小魚戴著一頂圓圓的藍色帽子游進我們的視野,它一邊往前遊,一邊自言自語:"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偷來的。帽子的主人可能不會發現,因為它睡著了。

就算髮現了,也不會知道是我偷的;就算知道是我偷的,它也不會找到我……"它戴著帽子一路潛逃,可是就在它渾然不覺的時候,帽子的主人,一條很大很大的大魚已經睜開了眼睛,悄悄地尾隨其後……

小魚是被大魚吃了嗎?還是被大魚教訓了一頓落荒而逃了?

2、 《我不隨便拿別人東西》

本書透過漫畫的形式,把孩子帶入場景中,透過互動式的閱讀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把正確的行為和好的行為規則,種入孩子的心中。

丹尼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看到別人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不經過別人允許,就拿過來。

為此他不但給別人帶來了困擾,要讓自己失去了別人的喜愛。他不明白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經過爸爸媽媽和爺爺的多次教育,丹尼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改正了喜歡隨便拿比人東西的壞毛病。

3、《小偷波波》

本書生動再現了在校園裡一個慣偷波波的狀態和幡然悔悟的過程。

波波有個壞習慣,他總是偷東西。只要覺得沒人看見,他就隨便偷吃別人的午飯。

他以為所有的人都出去吃午飯的時候,他就亂翻別人的書桌。還亂翻別人的衣服口袋。結果,波波被罰站了,還不能參加體育活動。

白蘭老師想方設法改變他,他說:"你能改變你自己。可波波還是老樣子。

"我要讓你看看小偷過的日子。"警察說,"跟我來。"米莉、茉莉和波波一起去了。

他們看到了賭徒甘布勒,槍手皮斯特。他們看到了公牛眼。但他們看到的最糟糕的賊還是破鼻子比爾。

"嗨,你,"破鼻子比爾對波波說,"你願意過和我一樣的生活嗎?"

"不!"波波說。

"相信我,我們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破鼻子比爾說。

警察和白蘭老師都說:"你能改變你自己。"

波波還想偷東西,但他想起了破鼻子比爾說的話。

當波波的成績卡上畫滿星星的時候,他把卡片送給了監獄裡的貓……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不犯錯的小孩。為人父母,誰又不是在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呢?這3本繪本推薦給所有的家長,如果你感覺有用,請轉給其他家長。

18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選擇,誰親就幫誰,你家孩子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