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天,終於覺得跟嬰兒頭髮一樣漸漸成型了。

大概兒子生日那天,也就是幾天前,翻看兒子的照片,看到8個月左右時候的他,頓時讓我無限感傷和悔恨——為什麼沒有好好感受那段時光呢?

其實要說那時候到底有沒有好好感受,這個已經無從考證,也不需要探究,過去的事情,我們拿來借鑑是最有意義的,拿來懲罰和折磨自己就太傻了。

那段時間,其實是直到現在,除了上班,回家就是陪他,可以說一下班就風風火火急急忙忙回家。加上我的上班時間很短,每週有很多空閒。而且從他來到媽媽肚子裡到現在,只有一週的時間不在身邊,那在別人眼裡真是可以稱為“鞠躬盡瘁”了。可是在那一刻,我還是感覺到時光的憂傷冷酷的一面,起碼我的腦袋一時空白起來,好像我沒有經歷過那些照片上的,曾經的那麼可愛的那段日子一樣。

這也讓我一下子警醒起來——一百次的經驗不如一次頓悟:愛和陪伴是最不能待的,因為生命是單程的,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1歲,2歲,還是20歲,都只有一次。

我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刻,而且一心一意陪著他,應該說是相互陪伴,不只是我看護他成長,而是我和他一起成長!

所以,從那天起,在他醒著的時候,我停下所有不必要的工作,陪在他身邊,他專注的時候欣賞他的活動,他需要的時候我參與其中,他想要的時候我給他懷抱,給他讀故事,扶著他學步,跟他一起笑。

當他上床睡覺,我會在床上跟他玩,一直到他睡著我再離開。當然,不多久,我也會在他身邊睡下。

看人不能只看臉,光看臉會眼花。我說的這也只是表象,我們更要注重內涵:是全身心地,心連著心的,參與式的,共同主宰這一秒,一起體驗這一刻,而不是我在你身邊就夠了,我看著你你玩就行了。

然後,我也戒掉了一句話:等你長大...

有時我們不是真的盼著孩子長大才這樣說,比如等你長大你就可以一個人遛狗,你就可以下海去游泳等等,但很多時候我們也確實是這樣想過:你快點長大,就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這個做那個,爸爸媽媽就可以多一個小兵了,可以輕鬆一點了,可以相互交流了,可以一起打球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孩子都會在心裡打下烙印:我快點長大他們會很高興,我長大了自己也會覺得更開心...導致孩子無法真正愛上當下。

而當我們回頭看看的時候,孩子的過去的每個瞬間都是唯一的不可再重複的。他第一次笑,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流鼻涕,第一次自己走幾步,再次發生的時候,都不會像第一次對你的震撼和感動。

當我們再展望一下以後的時候,偶爾會從別人家的孩子身上去幻想一下:那可能就是我們孩子未來的模樣。唉,有時還真令人灰心——假如那個孩子邋里邋遢或者調皮或者無精打采的話,但也許自己的孩子以後還不如這呢。最主要的是,一個人最可愛的模樣最被人包容的年齡可能就是在嬰兒期,最多到幼兒期,要不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到小孩子就莫名的喜歡呢!

但無論如何,每個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天下無雙,不會跟任何人一樣。可是,長著長著,大多數人都長殘了,長得沒有什麼分別了,這不能都怪我們自己,就我們目前的大環境來說,憂慮不是多餘的,未雨綢繆才是應當的。

這也就要說到我們對孩子未來的規劃了,是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幫助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大人說,我們不是要培養孩子怎麼樣,而是要幫助他做自己。是這樣的,人生而不同,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成為可以成為應該成為的那個人,而不是為他設計人生。

因此,我們時常忍不住感慨,孩子以後做什麼工作呢,天文學家,科學家,演員,都還不錯哦,醫生也可以,或者跟我們一樣,喜歡創作。但最後都會悻悻地不情願地補上一句,他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嘍。

又要回到路上遇到的這個那個孩子了,最近又一次頓悟:我要永遠像現在這樣愛我的孩子,不管他以後長成什麼樣,做了什麼還是其他的狀況下,我都要一樣愛他。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大人講了一個趣聞:

一個媽媽問:我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呢,完全不再像他小時候那麼可愛?

網友發人深省的諷刺地回答:你為什麼不能像以前那樣愛他了呢,正如他小時候你那樣做的?

是啊,等孩子長大了,我們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嘴上會說著是為他好,心裡可能也是這麼想,但做的完全不是那回事——難道這也能表裡不一,平時表裡不一是損人利己,這樣的表裡不一是損己也不利人啊:去逼著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做到這些做到那些,成為這個他成為那個她,絕不會像他還是嬰兒的時候你那麼溫柔和耐心的樣子。活生生把孩子逼成了敵人或者逼進了敵人的懷抱。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多麼值得深思的事情!

現在我們試著探究一下到底為什麼:

第一,我們偏離了自己養育孩子的初衷。我們為什麼要有一個孩子?這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最初我們可能什麼也沒有想,就是跟別人一樣,要有個孩子。好比總不能比別人少點什麼,別人多吃了一個包子,我就要硬塞一個饅頭。後來我們覺得一個家裡沒有小鬼頭踩上幾腳泥,或者狼嚎幾聲,有點像過年沒有放鞭炮。再後來,我想看看我能創造一個什麼樣的奇蹟。最後,大人糾正我:我們我可以體驗一次完整的生命,體驗做父母的感覺。我們生而為人子,被父母愛,我們也希望把這樣的愛給自己的孩子(我們的體內先天遺傳和後天積聚了巨大的愛的能力和能量,需要釋放出去,除了給孩子(不一定非得是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有其他更完美的途徑了吧)。我們長大後誰也不記得最初那幾年都做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是討人喜歡還是調皮不堪。就像拼圖,我們試圖把遺失的那幾年給補回來,我們還想看看我們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手裡會變成什麼樣,就像揉麵團一樣,會揉出個王子還是仙女。別人揉個王子,退一步我捏一個灰姑娘也不錯。當然這樣說不太恰當,因為孩子不是麵糰也不是陶泥,也都是不同的,都是獨立的生命,不能因為我們的意願和喜好而偏離他自己的航道。

因此,我要有一個孩子,其實是為了自己,但卻不單單是個人的事情,我要尊重他,不是我開心的時候聽聽他的想法,而是要永遠都這樣,對,永遠

第二,我們背離了真正的愛。

你說愛孩子,我絕對不會去懷疑,至少最初的時候,你可能是這樣的。但到底什麼是愛呢,你到底是愛誰呢?

第二個問題我只有你能回答,我也可以妄加揣測,但第一個問題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愛是尊重,愛是自由。

這誰都知道,但是怎麼背離的呢?

第一個是來自外界的壓力。孩子將面對一個複雜而又充滿競爭的世界,因此他需要掌握這個掌握那個(不能比別人差也不能比別人少,哪怕是期末考試比鄰家少爺少一分,都會覺得抬不起頭了——可以單獨列為一條:攀比),才能在未來擁有更好的生活,起碼不會過得很慘。

第二個是自我的認識和定位。人生而不同,長大後的我們,沒有誰和誰是一樣的,原因是我們曾經也是這樣的不同。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材質——泥巴、木頭還是寶石,更可能是玻璃還是石頭的屬性,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不是看著誰成了富士,我的孩子就應該有錢;誰成了明星,我的孩子也該成名;誰成了大官,我的孩子就也該光宗耀祖。別人考第一名,我的孩子也非要向他看齊(還是攀比,別人禿了頭,那我就刮個光的,哦不,那我應該留個長髮)。

木頭可以做棟樑,石頭可以做高牆,鑽石可以戴手上,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用途和用處,不需要走同樣的路。

不僅僅是我們大人要認識到這個問題,也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他才能自信地成為他自己。

第三,我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我們不是孩子的主宰,不是他們的老闆,如果真的是老闆,孩子倒願意炒了大部分家長。

我們是孩子成長的墊腳石,領路人和守護者。

最後我不得不說,我現在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快樂,永遠快樂。我不是說他不該經歷痛苦,比如失戀了,和朋友分離了這樣,而是說孩子永遠積極陽光,無論遭受什麼樣的磨難,都能堅強樂觀去面對。其實是孩子擁有快樂的能力。

孩子無條件地信任我們,無限度地愛我們,孩子也應該得到這樣的回報,不是嗎?

小兔子說:“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

大兔子小聲微笑著說:“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再繞回來。”

下篇預告《孩子,你大膽去做吧》:我主張只要不損人利己,不傷風敗俗,都可以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

童詩《是不是長大後更好玩?》

媽媽,

是不是長大後更好玩?

為什麼這麼問呢?

因為大人總是告訴我

等你長大了

才能…

才能吃冰激凌,

才能像爸爸那樣高大,

才能和媽媽結婚。

哈哈哈哈,

媽媽笑起來。

長大了確實可以做很多事情,

但小時候說不定更好玩呢,

每逢節日都有禮物,

每當生日都有蛋糕,

可以在爸爸肩上騎馬,

可以在媽媽懷裡撒嬌。

唉,

如果媽媽能給聖誕老人許願,

那就讓再我做一次小寶寶。

那好吧,

我還繼續當個小寶寶。

還有,

不管你長大還是現在,

爸爸媽媽都愛你,

永遠愛你。

一個愛寫故事的老師,一個愛講故事的爸爸,傾力打造有教育意義的童話天空!

已完成兩部長篇童話故事《小豬歷險記》,歌頌自由、勇敢和女性!

科學啟蒙童話《世界的另一半》,根據自然科學的資料創作富含哲理的童話故事,正確地認識世界,才能正確地對待世界,善待地球和動物。

第三部長篇魔幻童話《海洋之心》正在創作中,關於海洋、魔法、遠古巨獸、歷險等等。預期兩年。

第四部長篇童話《書香劍氣》創作中,預期一年。是智慧還是力量,是寬恕還是報復。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嬰幼兒腹瀉的家庭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