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傷可以說是很難避免的情況,有的孩子有可能受小傷,如擦破皮、劃到等,也有些孩子可能受比較嚴重的傷,如跌斷手、腿骨折等等。孩子受傷疼的往往不止是孩子,父母也會跟著心疼。
一組孩子手臂骨折堅持上幼兒園的圖片在網上迅速火了起來。搞清楚的原委後,發現原來是這個3歲孩子自己不小心從櫃子摔下來,將手臂摔骨折了。孩子的父母,帶孩子去醫院包紮好後,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造成的,需要自己負責。
傷好得差不多後,父母仍然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並且讓他自己拎書包去幼兒園。於是,就有了網上的這組圖片,孩子一隻手打著石膏,另一隻手拎著書包,孩子的心態還十分好,完全看不出難過的樣子,走出了一副“大佬”的氣勢,彷彿是幼兒園的“槓把子”。並且孩子臉上一直帶著淺淺的微笑,遇到幼兒園老師還鞠躬問好,很有禮貌。
但是,事實上父母並沒有真的讓孩子一個人上幼兒園,而是躲在後面看著孩子,待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悄悄叮囑老師幫忙照看孩子。
那麼,當孩子受傷後,父母應該注意些什麼?
及時帶孩子去處理傷口。
孩子受傷是大事,我想每一個父母都不忍心看到孩子受傷。但有的孩子因為怕捱罵就不敢告訴父母,受傷了也偷偷藏起來,耽誤了治療的時間。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及時帶孩子去治療,不要讓傷口惡化,帶來更危險的狀況。
搞清楚孩子受傷的原因。
除了怕挨父母媽不肯說之外,有些孩子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受傷,當父母問起的時候,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那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再次受傷。所以父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受傷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意外而受傷的,那父母儘量避免這樣的意外發生;如果孩子是因為頑皮搗蛋而導致自己受傷的,那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以後不能再這樣做,要記住教訓。
如果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懲罰。
像上文中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既讓孩子承擔了自己所造成的後果,也讓孩子明白了以後不應該這樣,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懲罰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懲罰孩子一個月不能買玩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