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深夜,一家川菜館。

5歲男孩皮皮吃飽喝足後,就在飯店裡四處奔跑,嘴裡發出奇怪的聲音。

嘴裡的聲音和奔跑製造出的噪音,給靠近窗邊的兩位顧客製造了極大的干擾,兩人直接叫來了服務員。

“這孩子這麼吵,你們店不管管嗎?”

“這……對不起,店長不在,我只是個小服務員,沒權管束他啊。”

“哎,你去給我拿盤花生米,放到那個孩子父親的桌上,告訴他讓孩子安靜點。”

服務員點頭同意。

五分鐘後,一碟冒著熱氣的五香花生米端到了皮皮爸的桌上。

聽到服務員轉達的話語後,皮皮爸眼神中立刻流露出不屑的眼神,直接把這碟花生米倒扣在桌上。

皮皮似乎也非常生氣,竟然直接跑到窗邊,朝兩位顧客的水煮魚吐口水,臉上盡顯得意之情。

這兩位顧客正值青年,骨子裡同樣也有一股犟勁,看到這兩幕情景肺直接被氣炸了。

一位男人直接掏出水果刀,跑到皮皮爸身前,一刀刺在他的胸口上面;另一位男人則是摁住皮皮的腦袋,直接放到水煮魚盆中。

滾燙的湯汁和散發的刺激氣味,不消數分鐘就把皮皮嗆死了。

幼兒期,是父母管教的關鍵期

心理學上,3~6歲孩子都是幼兒期。這一時期,也是孩子第一叛逆期。

父母要在這個階段,給孩子立規矩,教給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若是在這個時期,父母沒有管教好孩子,等他們到了青春期,就會更難管束。

教育,就像食物一樣,它有保質期。

若是父母沒有在保質期教育好,在保質期後教育,孩子可能就不買賬了。

可是,許多父母卻有這樣的誤區。他們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對他們太嚴格、立規矩,應該把他們寵成寶。

可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後果,只會讓他們的性格變得扭曲。

前些年,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就發生了這樣一起事件。

“摸你屁股怎麼了?又不是故意的?你屁股這麼嬌貴嗎?又不是沒被男人摸過?”

事情的起因:8歲男孩不小心觸碰到女孩的臀部,然後女孩就說了男孩幾句,不料這些話被男孩的媽媽聽到。

男孩的媽媽怒斥了女孩後,覺得並不過癮,又跟著同行者毆打女孩……

我們並不知道男孩是不小心觸碰,還是特意想摸女孩的屁股,但是男孩的媽媽不分場合地點,就對女孩大打出手,這讓孩子看在眼裡,只會留下不好的影響。

男孩會覺得有自己的媽媽撐腰,下一次依舊可以肆無忌憚地“不小心”觸控。

幼兒期,是父母該給孩子立規矩的時期。

可是,許多父母卻只顧著給孩子“吃糖”,卻忽視了這一點。

父母不作為,總會有人替你“教育”

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只要在幼兒期放養就可以。

如果父母只給孩子喂“糖”,孩子在外面就不會得到“糖”,可能是……

四川一輛公車上,一位7歲男孩先後踢了三次對面座位上的青年男子,終於在第三次後,男人忍無可忍,直接站起來抱起男孩就來個過天摔,同時還不忘“補刀”,在男孩的腦袋上狠狠踹了三四腳。

孩子在外面沒有禮數,並不是孩子的鍋,他們從來沒有被父母教育過。

這個又大又黑的鍋,只該由父母來背。

許多父母都喜歡給孩子早期喂“糖”,長大後立規矩。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有外人替你立規矩。

請各位父母思考一下。

你們是願意自己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在外面得到“糖”,還是自己給孩子“糖”,讓孩子在外面被立規矩?

答案,呼之欲出。

父母不作為,吃虧的不僅是孩子,也可能是父母

前段時間,在網路上有一段特別火的視訊。

一名10歲左右的孩子,在幾秒內飛踹自己親媽五腳,還伴隨著怒吼。

整個過程中,孩子的媽媽都沒有反抗,孩子的奶奶也只會勸阻,沒有人敢阻止發怒的孩子。

而孩子毆打媽媽的原因,僅僅是媽媽不讓他玩手機。

這就是典型的父母沒有在幼兒期教育好孩子,孩子長大後,就暴露出自己性格扭曲、野蠻一面的案例。

教育的保質期很短,顯然,孩子媽媽的教育就已經過了保質期,她已經抓不住孩子的心。

父母現在給“糖”吃,未來只會得“苦果子”

臺灣電視連續劇《包青天》中,其中一個單元劇叫做《鍘龎昱》。

龐太師之子龎昱,仗勢欺人、驕奢淫逸,逼死許多百姓,後來被抓到開封后,又因其父龐太師有免死金牌,包拯沒有辦法用龍頭鍘殺他。

直到,一位高僧在獄中點化龎昱,這才讓他大徹大悟,明白自己的過錯,主動求死。

在死之前,他對自己的父親龐太師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不要再害我了。”

“您是個好爹,從小到大不管我犯什麼錯,你都會告訴我這一句【不要怕,爹會替你擋著】,可是您知道嗎?我就是被您迷惑矇住了雙眼,遮住了耳朵。什麼都看不見,聽不到。”

“我以為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我以為我不管做錯什麼都沒關係。可是我現在明白了,我明白了我是個壞人。”

“也許我沒有這麼大的罪過,但是爹你有。你有養子不教之過,就是因為你太疼我,我才會有今天的結局。養子不教之過,沒有人可以治得了你的罪,但是我可以。”

如果父母只會溺愛孩子,給孩子糖吃,等到孩子成年,進入社會後,他們就可能犯下過錯。

而這種過錯,可能是致命的。

到頭來,孩子只會埋怨自己的父母,沒有在該給自己立規矩的時候,好好教育。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要做好2點

1.讓孩子有敬畏之心

敬畏心,是指一個人對某種事物保持的尊重和畏懼的態度。“敬”是發自內心的尊重,“畏”是對自身行為的警示和自省。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就要培養孩子的敬畏心,讓他們看到父母的威嚴之處。

父母可以跟孩子做朋友,但是朋友之間也要保持敬畏心。

只要孩子擁有敬畏之心,就會懂得規矩與自律,知道做好規範行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蔡少芬就跟朋友說過這樣一段話,“她覺得要讓孩子懂得尊卑、長幼之分,知道尊重父母、尊重老人、尊重上司。”

她覺得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這樣孩子才有敬畏心。

2.適當懲罰不可避免

但是,有些時候孩子並不會聽話。這時候,家長就要管教孩子,可以採取一些適當懲罰,例如用戒尺打手掌等等。

但是,家長要永遠記住這一點,懲罰的過程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錯不犯。

家長懲罰孩子不是要把孩子打哭、打得多狠,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

這樣,孩子才會知錯就改。

父母別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給“糖”吃,這樣帶來的後果,往往會不堪設想。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最新評論
  • 1 #

    今天在長隆野生動物園排隊坐纜車,人多。一個十一二歲左右的女孩,在我後面,她奶奶還是外婆的,小聲慫恿她插隊,說她個子小,先插過去,奶奶就好跟著過去。可惜啊,我聽的懂她們的上海話,然後,我就胳膊假意撐在欄杆上,不給她過去,她就換到我另一面,我就那邊胳膊也搭起來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