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多補DHA能讓寶寶更聰明!”幾乎滿大街的DHA產品都打著這樣的廣告。
於是,不想讓娃輸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媽媽們,紛紛被忽悠。
這玩意真有這麼玄乎?那每個孕媽把DHA當飯吃,豈不咱娃都能變愛因斯坦?
別鬧!
DHA是什麼?它做什麼?
DH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種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屬於脂肪。DHA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和維持神經系統細胞的主要成分的生長,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嬰兒的大腦和視覺的發育,人體本身不是合成DHA,必須從外界獲得。
看到你也明白了以上的解釋,DHA只是一種脂肪,不是一種特殊的營養素,對於人體,任何一種材料都不能少,沒有偏愛。
因此,從出生開始,DHA和其他脂肪是相等的。
但是為什麼其他脂肪就沒有這麼重要呢?
有兩個原因。
誰讓你不是大腦和視網膜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像DHA能促進大腦發育,它聽起來像智商。
是誰讓你擁有了人體自身可以合成的東西?不像DHA必須從外界獲得,它聽起來很罕見。
所以這是對大腦的恐懼,智力的象徵,以及對不能合成自己的恐懼導致了DHA的支配地位。
事實上,DHA本身既不神奇也不特別。
DHA對孕婦的作用到底在哪
DHA之所以被神化,其實是商家的一種邏輯轉換,商業噱頭。
因為DHA對確實對孕媽和胎兒都有好處,
一是,研究證明DHA對胎兒的神經發育(大腦)和視力形成(視神經)有著促進作用。
二是,孕期和哺乳期攝入充足的DHA,對寶寶的精神、視力和免疫系統發育都有好處,而我們人體合成的DHA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主要從外部獲取。
最近科學家還研究出另一個對孕媽來說更好的訊息,就是孕期額外補充DHA,能使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增加42g,將34周前早產的風險降低4.6%左右,使孕期平均增加2.6天,能一定概率降低圍產期死亡和新生兒護理入院的風險。
說實話,就憑這點,我就覺得孕婦確實要補DHA。
但是,是的我又要轉折了。
廣告裡大肆宣傳的DHA能提高寶寶的智商,就完全是胡扯了。
能決定孩子智商的,除了先天的遺傳外,就是後天的培養,體內DHA含量再高,也不一定成天才。
之所以有這個噱頭,其實打的就是DHA對胎兒的神經發育有促進作用的旗子。
缺乏DHA的確會影響胎兒的腦部發育,但不是補得越多就越聰明。
澳洲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持續跟蹤隨訪了兩組孕婦,一組額外補充DHA,一組沒有。
結果發現,他們的小孩無論是18個月、4歲還是7歲,在智商方面並沒有區別。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DHA對孕媽很重要,但對提高寶寶的智商,沒用。
也就是說這玩意你得吃,但別抱著能讓孩子聰明的目的。
接下來,我們就得說說DHA到底該怎麼補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麼先來說說懷胎十月到底需要多少DHA量的問題
孕期需要多少DHA?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脂肪專家委員會建議:孕婦每天至少需要200毫克DHA。
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IOM)則推薦每天攝入160毫克。
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共識專家組2016年的指南中,推薦孕婦DHA攝入量不少於200毫克/天。
怎麼補?
這樣算下來,不管是200毫克還是160毫克,每週吃200—300克含DHA的食物就可以達到要求。
富含DHA的食物包括深海魚類,藻類。尤其是富脂海產魚。
深海魚類包括鱸魚,帶魚、沙丁魚、三文魚,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如小銀魚、鯡魚等。
做法上以蒸、煮為宜,這樣DHA的損失比燒烤和油炸少。
PS:要避免食用容易富集重金屬(汞)的劍魚、方頭魚、大耳馬鮫等。
藻類包括:紫菜、裙帶菜、海帶等。
從孕中期(第13周)開始,孕婦應保證食譜中平均每天有50克~75克魚蝦類,孕晚期,75-100g。
在不方便吃這些食物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補充劑來補充,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合理服用就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最後菌菌再補充一點:給寶寶補充DHA最好的方式就是母乳,如果沒法餵奶,可以考慮含有DHA的配方奶。
新增輔食的寶寶,首選食物就是魚,尤其是深海魚。如果寶寶吃不了魚,藻類食物或者藻油也可以。
Ps:DHA雖然很重要,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補太多的話,也會造成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應。(據美國FDA推薦,DHA總攝入量不超過3克/天是公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