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最近非常心煩:
"四歲的兒子到年底,已經上了半年幼兒園了,可還是不願意跟園裡的孩子一起玩。有一次幼兒園開放日,允許家長陪同上半天課,課間時其他小朋友都在一起玩,自己的孩子卻一個人在角落裡搭積木。"
同事因此又氣又難過——平時鼓勵孩子一起玩,孩子總不肯,每次都以自己發火孩子哇哇大哭結束。
她問我:是不是孩子本身有問題?
孩子“不合群”?也許很正常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可能跟兩個因素有關:
1、跟生長階段有關
12到24個月的孩子,對朋友沒有什麼概念。在三歲以前他們還處於觀察階段,而不是參與者。
階段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自私,不喜歡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玩。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這種生長特點,不用強迫孩子必須跟別人玩,也不用強迫他必須分享。
3-4歲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可能在經歷分離焦慮期,在此期間孩子會出現情緒不穩、不願與人交往甚至反覆生病等狀況,也是正常的。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一般5歲後孩子會以合作遊戲或協同遊戲為主,如果這個年齡階段孩子依然拒絕與人交往,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了。
2、跟孩子個性有關
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討得他人的歡心,長大後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人生也更為順利與幸福。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枚小太陽。
但現實中,每個孩子都不可能千人一面,必然存在個體差異:有活潑開朗的孩子,也有內向收斂的孩子;有喜歡群體的孩子,也有特立獨行的孩子。
你所認為的「不合群」,往往可能只是孩子性格的一種表現。
內向並不是缺點,也並不是需要被糾正的問題。只要孩子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能夠進行正常的交往活動,沒有社交障礙,就毫無可擔心之處。
學者蘇姍·凱恩在研究了大量內向者之後,說:“內向者天生善於把注意力集中於內在的精神世界,這使他們擁有高超的洞察力與理解力。他們善於將外部資訊進行整理吸收,變為自己的內容,而不是簡單的全盤接受或否定。”
羅永浩說:“外向的人也許會左右這個世界,但是內向的人才會創造世界。”
錯誤的引導方式 會讓孩子很受傷當“人際交往”技能被列為孩子的基本情商之一,孩子表現的“不合群”,家長很容易過度緊張:
“孩子老這樣會被同伴嫌棄嗎?別人會欺負ta嗎?”
“融入不了小團隊,將來總被排斥怎麼辦?”
“別人家孩子都那麼活潑可愛,我們家孩子怎麼就不行呢?”
被焦慮驅逐的父母甚至會說出一些極端的言辭或者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想以此來“刺激”孩子,改變孩子性格。比如有的家長會怒斥自己孩子:
“你怎麼這麼沒用?”
“你怎麼這麼特殊呢?”
“你看別人家孩子和小朋友玩的多好,你怎麼就不行”
家長越強迫,孩子越退縮。
每天被父母嘮叨“不合群”、“沒朋友”,被強迫“主動找別的小朋友玩”,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在心理負擔加劇的同時,自信心也逐漸崩塌,反而變得真的“不合群”了。
孩子不合群,請這樣做1、重視嬰兒期的同伴交往
曾有研究表明,嬰兒從出生後半年即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同伴社交行為,16~18個月是嬰兒交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有的孩子由於在嬰兒早期缺乏這種必要的同伴交往,有可能導致不合群,可見早教也很重要。
2、適當放手,別過分保護
有些家長怕孩子受傷或被欺負,在寶寶和小夥伴玩耍時,常常介入過多。
社交建議小貼士
家人應儘量放手讓孩子跟人接觸,並在接觸的過程中刻意忽略對孩子的關注,比如家裡來了小客人,讓孩子當小主人來招待對方,自己不要事事招呼周全;再或者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獨自去體驗人際互助的樂趣,自己不要干預。
3、主動親近孩子,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的說話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核心。父母平時要多引導孩子說話,有意識地跟孩子交流,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更要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聊天,問一問孩子今天有什麼新鮮事,自己都做了什麼,開不開心等等。
"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因尿褲子而遭到同伴們的鬨笑,於是就產生逃避集體場面的心理和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溝通引導,避免孩子因遇到挫折而失去社交信心。"
4、接納孩子的性格
有些孩子,天生具有內向、孤單氣質。在獨處的世界裡,他們往往很享受這種自得其樂、不被外界打擾的狀態。
作為家長,與其強迫孩子改變,不如接納——以正確的眼光來看待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
發現他們特有的優點,如洞察力強、專注、執著、心思縝密、有想象力等等,引導他們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另闢蹊徑,以他最舒服、最適合的方式融入集體和社會。
當然,有一小部分孩子,的確患有兒童孤獨症、精神分裂症,對交往根本不感興趣。家長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最後,熊貓君想說,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取決於是否具備健康的人格,它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同感之上,而這些都來自於最直接的養育者和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
所以,少一些焦慮多一些接納吧,無論孩子性格內向也好、外向也好,孩子能悅納自己,過好幸福快樂的一生,這難道不是大多數父母所希望看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