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生活中,家長和孩子間的談話總是會涉及談判。當家長催促孩子早起上學時,孩子總會回答到“再睡五分鐘”;當家長想讓孩子早點休息時,孩子會回答“再玩五分鐘”;當家長告訴孩子要自己收拾房間時,孩子會撒嬌說“你幫我收拾一下”……不管家長喜歡與否,和孩子之間的談判總是無法避免。而在這種談判中,孩子宛如一個談判高手,以各種招式,打得家長們措手不及。因此,家長在和孩子的溝通中總是受挫,無法進行一個有效的交流。

我的朋友有一個四歲的女兒,名叫瑤瑤。有一天晚上,瑤瑤正看iPad的入迷的時候,奶奶扒了一個橙子,想讓瑤瑤吃。但瑤瑤有些挑食,不喜歡吃水果,朋友家人每次想讓瑤瑤多吃點水果都是無功而返。這時,正好快到瑤瑤每天上床睡覺的時間,朋友便對瑤瑤說,“把iPad關掉,刷牙睡覺”,但瑤瑤正是看的入迷,哪裡捨得放下。可瑤瑤知道如果不聽朋友的話,朋友肯定會生氣。於是,瑤瑤跟朋友商量說,可不可以看完動畫片再去,朋友果斷拒絕了。就在朋友準備抱起瑤瑤,帶她去刷牙的時候,瑤瑤突然對奶奶說要吃橙子,奶奶很高興的扒了一個橙子遞給瑤瑤。朋友沒有辦法拒絕瑤瑤吃橙子的要求,這樣,瑤瑤在和朋友的談判中獲得了勝利。瑤瑤就像是個天生的談判高手,利用身邊其他條件,在和朋友的談判中取得了勝利。

那孩子為什麼是天生的談判高手?可能是由以下四點因素造成的:

第一,孩子和父母有最深的血緣羈絆

直系血親是人類社會中最特殊的一種關係。當父母有了孩子之後,血液裡會有一種保護孩子的衝動。正如一句俗語所說,在世界上,你能得到的最無私的愛,是來源於你的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那種直系血親的羈絆,和之後人生中所遇到的每一種羈絆都不一樣。這種直系血親的羈絆,很難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而且,這種羈絆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父母把孩子當成了自己。正是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這種絕無僅有的羈絆,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談判顯得格外獨特。

第二,孩子身處弱勢

對於孩子而已,他們知道,在他們成年獨立之前,他們相對於父母始終是處於弱勢的。但正如凱普談判系統中的“談判示弱術”所說,一個優秀的談判者,應該永遠記得,要讓你的對手覺得自己是強勢的一方。在一場談判中,看起來處於弱勢的一方,他的談判力反而會更強。原因其實很簡單,強勢的一方會因為自己佔據的優勢而輕視對手,從而在談判中,毫無談判思維。因此,在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談判,常常會因為父母覺得自己是談判中佔據優勢的一方,輕視了孩子的談判思維,從而讓孩子獲得談判的勝利。

第三,孩子不會妥協

孩子尚在襁褓時就已經有了不會輕易妥協的意識。對於孩子來說,當他想達到一個目的時,他不會輕易放棄,他可以用哭鬧、耍脾氣的方式讓家長心軟。孩子的這種談判方式,恰恰符合“黑天鵝談判系統”中的“永不妥協”精神。而對於家長來說,孩子這種哭鬧、耍脾氣的方式,他們是不會用在和孩子的談判中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和孩子一樣情緒化的談判方式是幼稚且丟臉的。但是,在一場談判中,一個懂得任何去利用情緒來達到自己目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更多。所以,在家長和孩子的談判中,家長在一開始就對孩子做了太多的妥協,從而,在這場和孩子的談判中家長失去了很多。

第四,孩子想法簡單

在孩子的心裡,他們對於事物只有兩個態度,喜歡或者不喜歡。因而,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永遠跟家長要更多他們喜歡的東西。例如,吃更多的冰淇淋,看更長時間的動畫片,有更多的玩具,父母陪伴更長的時間等等。並且,他們的思維並不會被固定住,他們可以通過天馬行空的思維,用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可以使你和他們之間的談判變得複雜無比。更難得的是,孩子所做的這些,僅僅是為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那家長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和天生是談判高手的孩子進行談判呢?以下三點對家長有所幫助:

第一,明白談判不等於讓步

當你談判買一件東西時,並不意味著你做出了讓步,你只是在討價還價。談判的最終結果不是輸贏,而是讓最後的結果的呈現,對你而言是最有利的。在和孩子的談判過程中,家長可以用一種吸引孩子的方式,對孩子表達你的訴求。例如,家長可以用“你想擺盤子還是擺勺子”的說法來代替“現在過來擺盤子”的說法,這樣,家長最後得到的可能會是和孩子的合作。

第二,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進行談判

當你的孩子是學齡前兒童時,如果他對你說,我不喜歡蔬菜,那麼你要做的不是和他進行爭論,用一些道理告訴他,你應該要吃蔬菜,而是換一種方式,將蔬菜做成有趣的樣子,吸引他去吃。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學齡兒童,當他對你說,他不喜歡吃蔬菜時,你要做的是問他,為什麼不喜歡吃蔬菜、喜歡吃的東西是什麼,來從孩子口中獲得一些有用的資訊,從而根據這些資訊,換種方式讓孩子吃蔬菜。

第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家長和孩子進行談判時,難免會因為孩子天馬行空的思維而情緒失控。這時,家長不應該再和孩子進行談判,而是應該待在一個安靜的空間,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冷靜。畢竟,當家長在情緒失控時和孩子進行談判,得到的結果不是很美好的可能性很大。正如布朗所說,你的情緒失控是會挖出一個更大的洞。

孩子是天生的談判高手,不要忽視和孩子的談判。實際上,家長可以從日常中和孩子的談判,學到孩子身上的談判思維。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和家長進行談判,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體驗。如果家長不和孩子進行談判,孩子可能學不會怎樣來處理衝突以及如何與他人共事。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這 8 種東西,千萬不要出現在寶寶的輔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