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月19日,一條新聞上了熱搜:

陝西西安的楊女士接放學的孩子回家時,孩子說腿疼,老師今天給她打針了。週五晚上檢查孩子身體發現大腿、腰部、膝蓋上都有出血點,在群裡問老師沒有回覆。第二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出血點有29個。

最近三年,各類大大小小的幼兒園虐童事件層出不窮,媽媽們都心有餘悸。有的媽媽甚至在孩子身上裝了攝像頭,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了類似的遭遇,自己卻不知道。

01

家長交流群裡有個媽媽分享了一段話,我覺得特別好:

孩子天生愛透過模仿來認知學習,並形成自己的經驗。透過角色扮演去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與老師、小夥伴的互動狀況,特別自然,也容易被孩子接受。

我們有一個家長Jesica就用了這樣的方法:

Jesica的女兒比較內向,去年剛上幼兒園。她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所以一開始每天接孩子放學都會很關切地問孩子,比如老師今天講什麼了呀,都和誰玩了之類的,可是孩子往往沒啥反應。

後來Jesica受寶貝成長師上課時“角色扮演”的啟發,和孩子說:寶寶我們來玩個小遊戲,我現在是你,你是老師哦,然後模仿孩子在幼兒園想媽媽的場景:

J:555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孩子:豆豆想媽媽了嗎?來,老師抱抱。

J:555,不要!不要!

孩子:哦,不想抱了,那我坐在這陪你可以嗎?

J:我媽媽什麼時候來?

孩子:太陽下山的時候就來了。

Jesica說,孩子當時的表情認真極了,完全代入了老師的角色,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被這樣的對待,孩子是“演”不出來的。

在那以後,她都會時不時創造一些幼兒園場景的小模擬,比如和同學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 中午睡不著覺,來了解孩子和老師、其他孩子是怎麼互動的,“雖然有點像‘特務’,可是真的很有效啊,我也更放心了”。

角色遊戲是孩子透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它不僅會為我們開啟一扇瞭解孩子的視窗,好處還有一籮筐!

02

“角色扮演可以是情緒的出口, 讓孩子克服恐懼獲得勇氣。”

前資深傳媒人吉吉對此深有感觸。她的女兒小葉子1歲多的時候得幼兒急疹,高燒不退。她來不及做心理建設,到了兒童醫院直接驗血、打針,當時流水線的作業,不知有多粗暴,孩子劇烈的哭聲讓她也心碎了,有陣子她對醫生、打針都心有餘悸。

轉折出現她在給孩子買了一套“小醫生玩具”以後。這裡面有聽診器、針筒、檢查鏡、護士牌、小藥箱、包紮帶,還有一副萌萌的大眼鏡。

孩子特別喜歡扮演醫生,吉吉就順勢扮演病人,先是“啊呀啊呀”地叫,然後平靜和孩子說:“打針是好疼呀,忍不了的時候可以哭,不過之後就會不痛了,而且謝謝小葉子醫生,我的病好啦!” 有了小醫生角色扮演的鋪墊,再去打疫苗的時候,小葉子接受多了,還反過來拍拍她的肩膀,意思是“不疼”,太萌了。

“角色扮演可以代替說教, 讓孩子心甘情願地配合, 並學會生活的技能。”

吉吉家的小葉子一開始對洗頭特別排斥,頭上只要一抹東西,就會鬧情緒,不讓洗。

後來她有好友送了一套芭比娃娃的玩具,吉吉無意間發現,小葉子玩著玩著開始當起了“媽媽”,要給芭比娃娃洗澡,還給她脫衣服,嘴裡叨叨著不停。

因為吉吉有了之前“角色扮演”的經驗,於是順著她“演”下去:比如當小葉子給芭比娃娃身子代表洗澡的時候,吉吉就突然芭比娃娃“附體”,搶過來,“不要不要!我不要洗澡,我也不要洗頭,我討厭洗頭!”

小葉子愣了一下,吉吉又順勢“跳出角色”,作為旁觀者啟發她,“哎呀,芭比娃娃不愛洗頭呀,那我們能怎麼辦呢?”

小葉子抓起地上的一張卡片,模仿毛巾擦頭的動作,認認真真給芭比娃娃搓起頭來,“這樣就可以了”。

之後再給小葉子洗頭的時候,吉吉就會用同樣的擦洗的方法,如果孩子不情願,她就會說:“你給芭比娃娃也是這樣洗頭的呢”,過程往往非常順利。

01

那我們要如何恰當地引導孩子呢?

“根據孩子的認知發育循序漸進。”

第一階段:家長主導期

孩子1歲左右開始,會漸漸萌出“角色扮演”的能力,需要慢慢知道什麼是“扮演”。

家長在這個時期,可以多帶孩子讀繪本,玩玩具,多多陪伴孩子,在其中加入一些“演”的元素。

讀繪本的時候要透過聲音、語調、動作的變化,讓孩子能感受到繪本中的角色。最好可以配合一些道具,讓扮演更生動。

玩玩具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給小玩具們賦予生命,比如在洗澡的時候給小鴨子編首兒歌,讓玩具們又唱又跳,寶寶洗澡的過程也會充滿樂趣。

第二階段:家長與孩子一起主導

寶寶看過一段時間家長的示範後,會透過“模仿”漸漸瞭解到更多角色扮演的概念和能力。

1歲半的孩子,已經會結合家裡的玩具做一些簡單的角色扮演,比如模仿小醫生拿個聽診器,模仿小廚師切切水果和蔬菜等等……

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配合孩子,多為孩子準備一些適合進行角色扮演的道具,並且要熱情地投入到孩子的小遊戲當中去。

對用好奇式的語氣迴應,“哇”“好好玩哦”“怎麼這麼有趣呀”等等,來延續孩子的探索。

第三階段:由孩子主導

2歲半以後,孩子會漸漸自己擁有創造場景、自編自演的能力,有的時候甚至不需要具體的實物,用抽象的方式也能“演”:

“我們必須比孩子更像個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糾正孩子“不切實際”的想象: “過家家這種遊戲有營養嗎?” “一天的時間這麼有限,多看點書不好嗎?” ……

試圖用成人的邏輯告訴他們世界是什麼樣的,但這樣其實是忽略了“假裝遊戲”中的思考和想象正是他們自己創造的世界。

《孩子如何思考》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研究結果發現,更擅長假裝遊戲的孩子,反向推理能力更強。

在假裝遊戲中,孩子首先進行假設和想象,然後付諸行動,這就是孩子在探索不同可能的方式,他們會模仿,也會在自己的認知基礎上超越,創新。

這種反事實思維能力,不僅是想象力和創造力之源,對於人類改變世界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喜歡想象與善於“假裝”的孩子長大後也許會成為小說、戲劇等藝術工作者,繼續創造經典而偉大的藝術與文學作品,成為記錄時代印記,引發人類思考的良藥;也許會成為喬布斯一樣傑出創造者,敢於突破,積極尋求新的產品形式。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一個“戲精”,“身臨其境”地保護孩子的興致和想象。

他們是集育嬰師、早教老師、心理老師以及健康營養師等為一體的到家陪伴者,更是很多孩子們心目中最好的朋友。

在陪孩子無障礙溝通、交流、玩耍的同時,讓寶貝獲得豐富的、連續的、有趣的和科學的早期教育,從而使寶寶的大腦構造變得更加精妙,更加聰明。

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假期,我們這樣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