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所謂自律,只是表現,是結果,是無法直接吃到的第四個饅頭。

什麼意思?

咱們逼孩子自律的目的是什麼?

是希望他們“成功”,對不對?雖然成功的定義也不明確,但至少是比自律更遠一點的目標吧?

與自律類似,成功也是一個結果,如果咱們逼孩子自律,為什麼不直接逼他成功呢?一步到位豈不是更省事?

有人會這麼想嗎?應該不多,對不對?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知道成功沒那麼容易,不能直接達到,就好像我們沒吃前四個饅頭,沒有辦法直接吃第五個一樣。

既然咱們知道不能直接吃第五個,為什麼就以為可以直接吃第四個呢?

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不知道自律是第四個饅頭,不知道在自律前面還有三個饅頭。

第一個饅頭,是理性,就是能算計清楚得失。簡單嗎?作為大人,你能保證自己持續理性嗎?孩子不寫作業,你生氣不生氣?生氣他就寫作業了嗎?你的目的是讓他寫作業,而做的事卻背道而馳,這是理性嗎?既然咱們這麼大了還不足夠理性,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天生理性呢?人類一生始終在學習理性,這很難,絕大多數人窮其一生也無法習慣於理性思考,然後美其名曰“感性”。咱就別貶低“感性”了,就是自己懶,理性訓練不足,事到臨頭只會拍腦袋而已。孩子這一點則更為突出,他們決策憑藉的大多是拍腦袋,反正一時舒服就好,哪管明天會不會被老師罵得痛哭流涕?

第二個饅頭,是好奇心,就是覺得學的東西很好玩了,說白了,就是上癮了。學習也會上癮嗎?當然會,如果學習那麼反人類的話,為什麼所有學科都在持續進步呢?實際上,我們是無法徹底區分學和玩的。我在這寫文章,你說是學習嗎?顯然不是,只是我覺得有意思,不吐不快,對於我來說,這就是玩。有人喜歡下棋,沒日沒夜的打譜、實戰、覆盤,這是玩嗎?有人喜歡數學,有人喜歡解謎遊戲,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同樣是演繹,只不過元素不同罷了,為什麼數學就是學,解謎遊戲就是玩?如果你說解謎就算玩,那密碼學是什麼?

第三個饅頭,是習慣,就是把要做的事融入了潛意識,到時候不自覺地就去做了。好像騎腳踏車,會騎的人騎上車就走,用得著想嗎?禮貌慣了,隨便什麼事隨口就說“謝謝”,用得著思考嗎?一天三頓飯,到點了就餓,為什麼?其實不吃也沒什麼,像我一天只吃兩頓飯,多吃一頓反而覺得彆扭。所以,並不是你必須吃三頓飯,而是你習慣了而已。

吃了這三個饅頭,我們才能吃第四個饅頭。

人們喜歡叫他自律,其實這個詞並不好,說得好像我們是被迫的,只不過逼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

其實,真正的自律是一種最積極的行為,他追求的是一種美,是價值觀做出的價值判斷,是價值理性告訴我們的“應該”。如果不做,當然未必就有什麼損失,但這就好像強迫症看到一張乾淨的臉上粘了一個飯粒,那種百爪撓心的感覺,不是損失,猶勝利損失,簡直就是煎熬。

所以,讓孩子自律,從第一個饅頭吃起。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很多媽媽都中招了,再不改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