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我孩子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及時完成,經常跟我頂嘴,跟我關係也不太好!”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就做他的差評師你是孩子的差評師嗎?在生活中,這樣的話你對孩子說過嗎?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以挑孩子的問題為己任,還會告訴孩子:這是為了你好,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步!
可是別忘了,孩子也是有感情的獨立個體,假如你總是打擊孩子,總是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我什麼都做不好!,我總是讓父母失望!我真是個廢物!
姜文在影視劇裡塑造了很多硬漢的角色,他的成長環境不比那種差評師家庭好多少。雖然母親不會對他冷嘲熱諷,他母親從來不誇他,從來不給他笑臉。
考上中央戲劇學院,是一件多麼值得開心和炫耀的事情,他想:母親這次一定可以誇誇我!
可是母親只看了一眼,就把通知書放到一邊,並告訴:你還有一盆衣服沒洗呢!
那個時候,姜文一邊洗衣服,一邊默默流淚。再後來姜文算是成功了,影視劇,導演,他都做得很好,最起碼得到了業界人士和觀眾的好評,姜文給母親買了大房子,把母親接過來,姜文想:這次母親應該會開心吧!
可是母親依然沒有笑。姜文在節目《十三邀》中回憶起與母親的這些瞬間,姜文落淚了。
在我們看來,姜文很成功,可是在他內心永遠有一個遺憾,他是自卑的:我做不好,我無法讓母親滿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當父母一直做孩子的差評師時,孩子就會變得自卑,有些孩子會像姜文一樣拼命努力,用一生的時間來換取父母的認可,而大多數孩子都會變成得過且過,甚至破罐子破摔:反正我怎麼做都做不好,乾脆不做了!
經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內心敏感脆弱“你怎麼不去死?”
“你就是個廢物!”
《少年犯》紀錄片裡,每當孩子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幾乎都是這樣的聲音和畫面,在這個家庭裡總覺得自己是多餘,認為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上。不敢反抗父母,於是把情緒釋放到外界。
經常被父母打擊批評,甚至惡語相向的孩子,內心敏感脆弱,不敢輕易相信人。將來長大後,或者變得叛逆不羈,或者變得懦弱膽小。無論是哪種人格,將來都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和成功。
“我以為我兒子心理有問題,於是帶兒子去看心理醫生,結果被告知真正有問題的人是我。”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裡,袁詠儀透露跟孩子的關係,袁詠儀對兒子要求很嚴格,兒子每天都要學很多東西,後來袁詠儀發現兒子變得悶悶不樂,而且跟自己也不親近了,於是認為兒子有心理問題,結果發現是自己太焦慮了,經常會指責孩子這裡做得不好,那裡做得不對!
會鼓勵的媽媽,養出自信成功的孩子對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換位思考。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會認為:我比孩子走過的路多,我比孩子有經驗,我要指正孩子!
可如果換個角度就不一樣了,如果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每做一件事都期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
有時候我會讓兒子幫我扔一下垃圾,他扔完之後,如果我沒有立刻誇他,他會跟我講:我能給媽媽幹活了!我就知道,他這是想要鼓勵。
其實就像我們在公司上班一樣,但我們做出了一點成績,我們期望升職加薪,最不濟我們也期望老闆在員工大會上誇獎一下自己。
可是到了孩子這裡,為什麼就行不通了呢?會鼓勵孩子,懂得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期望我們都不要做差評師父母,用鼓勵代替指責,用發現優點代替指責缺點,孩子未來會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