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教育孩子是大事,要教子有方,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孩子有什麼行為習慣,都說是父母教育的結果,還有的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其實同一個家庭的孩子,有的差別不是一般地大,甚至不象同一個父母的孩子。
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尤其是兩個孩子或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孩子間的脾氣秉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有的說是孩子是不同的人帶大的?誰帶大的孩子,孩子就象誰,比如說奶奶或者姥姥帶大的,才有那麼大區別的。實際上有的是,有的真不是,因為就是同樣父母帶大的孩子,也是這樣,並非個例。
同樣家庭的兩個孩子,都是跟著父母長大的,一個喜歡讀書,一個不喜歡讀書;一個愛學習,一個不愛學習;一個很粗心,一個很心細;一個安靜,一個好動;一個長大成材,讀了研究生,一個初中勉強畢業,同樣的家庭,同樣的父母,同樣的管教,為什麼差別這麼大?有朋友曾說: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或者習慣,請教過老師幫忙,有的老師說:“原因都在家長身上,家長應該怎樣怎樣,孩子才能怎麼怎麼……”就象一個萬能公式一樣死套。
其實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孩子其實是千差萬別的,獨一無二的,方法不能套用,有的方法很好,但真的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就象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樣,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以前在北京時,鄰居是承德那邊的,兩個兒子,只差一歲,而且從小都是老太太一人看大的,但兩兄弟的行為真是相差很多,老大從小就省心,老二就不行;兩個孩子都沒上大學,老二早早結婚了,但一直向父母要錢,而且數目不小,老太太幫忙買了房,房子裝修管親媽要錢,裝飾完了,買電器又向父母要錢,而且都要買好的。老大自己做生意,特別踏實,老是想著給父母錢,老大一回家,買給老人大包小包的東西,還有錢,從來不忘記父母的生日給錢;而老二每次回家,都是空著手,而且走的時候不忘大包小包地帶東西走,甚至連半壺油都拿走,從來沒記起父母的生日,就算打電話,也是要錢的時候多,連老太太自己都感嘆:自己的兩個孩子相差太多了,一個是給,一個是要,一個是暖心男,一個是隻知道來索取的……
另外一家也是兩個兒子,老大從小學習踏實,大學畢業,在一家不錯的單位上班,小兒子從小不愛學習,家長沒少操心,但管不了,初中時就被學校勸退多次,天天知道玩兒,後來上了個職高,但孩子很機靈,非常有禮貌……
或許大家會說,怎麼都是大的省心,小的費心呢,其實未必,另外一老鄉的兩個兒子相差三四歲,都初中畢業吧,家裡做生意,不上學後都跟著父母學做生意,老大不論是生意,還是家庭方面,都不如老二,家務活基本不做,媳婦沒少著急,氣得流淚;老二就很棒,生意做得好,買菜做飯家務活樣樣做得好,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以上是兩個男孩的家庭,其實兩個女孩的家庭有時這是這樣:有一朋友,非常愛乾淨,屋子收拾得乾淨,而且特別有特色,眼前一亮的感覺;說起她的妹妹,從不收拾屋子,忙時喊累,閒時喜歡出去吃好吃的,家裡亂到東西亂擺放無法走路時,使勁撥拉幾下,能邁開步就行,說一到她妹家,就造的慌……
或許,有的孩子的行為就是天生的,雖然後天可以改變,但是很難改變,尤其是脾氣秉性,其實在家庭中,不同的孩子也要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所以說真是多一個孩子多操一份心,甚至多操幾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