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各種育兒書籍、各類育兒專家、甚至身邊的長輩都在和我們說,抱睡奶睡搖睡哄睡……孩子會被寵壞,可是你架不住他哭啊,輕則嗓子嘶啞,重則數小時。

孩子不僅要你抱著,還一定要走著抱,坐著抱都不行,像我家團哥3個多月的時候17斤,也曾抱得我直接感覺到子宮脫垂,面對這無理要求,摸索了一套見招拆招的辦法,應粉絲要求來分享下。

有個前提,你必須知道:孩子不僅是頭三個月,在6個月以內都要滿足他的需求,因為三個月內是本能,三個月後嬰兒才會開始有記憶,他才能更多的理解和感受到被愛!3歲以下安全感的建立將會影響他一生,別給孩子挖坑。

排除嬰兒哭鬧的原因,尤其是夜間哭泣

1、腸絞痛,或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適

2、便秘,尤其是嬰兒期內的孩子請仔細研究其臭臭

3、餓了,3個月後注意培養規律進食(定時、定量)

4、缺鈣缺鋅等導致神經興奮,醫院檢查便知

5、猛漲期,莫名其妙就要哼唧哼唧

6、出牙期,可用牙膠、手指牙套幫孩子按摩緩解

7、打疫苗後的不適,有些孩子會有發熱拉肚的情況

8、撫養人或者睡眠環境的改變

……

奶睡、抱睡、背睡等等,只要能睡就變著花樣來

撇開什麼天使寶寶之類言論,回憶起我家團哥那頭三個月真是噩夢,白天不睡晚上還鬧,但是目前快八個月的他沒有任何壞習慣,晚上可連覺12H以上。

如你所見上述哄睡習慣沒一個是是好的習慣,但是當你輪番使用時,媽媽們不僅可以喘口氣,孩子也不會固定養成一個壞習慣。你想啊,媽媽們懷胎十月,寶寶是時刻和你在一起,他出生了你想完全讓他自己聽話,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小月齡的孩子。不要相信那些短影片裡的那些人,說什麼睡眠說什麼哄睡方法,或是產生依賴性咋的咋的,他要不睡,大人無法休息是其次,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啊!

團哥就是這樣輪番上,只要有人安撫不在意形式,三個月開始就是晚上7點睡到早上8點多,中間喝兩頓奶。

重點說下兩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方法。

安撫奶嘴。有兩種方式,一種你和孩子面對面側身睡下,孩子身後塞個安撫枕(給他安全感,後期還可以用來防止翻身翻醒,使用率超高),讓他含著奶嘴,你像是餵奶一樣摟住他,不停輕拍他,嘴裡可以發出你常用的哄睡聲;隨著他慢慢睡著,你先停止發出聲音再拔出安撫奶嘴,手是一直拍著的,直到你覺得他睡熟起身。另一種就是抱著他,讓他含著奶嘴睡,等孩子睡熟了(20分鐘一個週期)放下再過一個週期拔出來,這個特別適合哄不住的時候。揹著。是我四川婆子帶來的一塊花布,當時覺得土爆了,現在是真香!接覺真的好用!

尤其是胖寶寶,背還是比抱要省事

考慮晝夜顛倒

一定要孩子從小就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區別,白天窗簾不用拉嚴實一定要透光,半月後醒來可以給他做早教遊戲,他的精力非常有限,你可以練追視、觸碰寶寶唱歌或者上黑白卡,哪怕只有幾分鐘,一成習慣他就有對比,白天和晚上是有區別的。

擺正心態,慢慢摸索孩子性格

回想起來,我也是個很焦慮的媽媽,在孩子兩個半月時培養過自主入睡,因為有同事說她把孩子抱習慣了一直抱到了2歲!!結果試了幾天就放棄了,除了讓我和家人關係緊張和自己更焦慮根本沒用,沒有任何訓練,現在孩子還不是拍拍就睡了,到了一定時間他自然會“長大”。

所以你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和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別看他小,可是有自己的脾氣。根據自己孩子的狀況來調整,比如他哭(確認沒有其他需求下),哭得厲害就抱著哄哄,哭的不厲害就摟在懷裡躺床上拍拍(有時會哭到10分鐘,請忍住),可以配合安撫巾啊、安撫奶嘴和安撫海馬之類。

釋放孩子精力

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是活潑的寶寶,白天他精神狀態好的時候,讓他玩夠,玩累了自然會好睡。這裡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睡眠訊號,嬰兒期不會說話的他們往往是透過自己的方式表達

1、抓耳撓腮、撓頭摳臉、抓頭髮,揉眼睛

2、抹嘴巴、啃手、啃周邊的物品,或者出現找奶的情況

3、眯眯眼,打呵欠,像大人一樣

4、手腳胡亂揮舞,表現出極度不耐煩

5、孩子會發出各種聲音、或者尖叫

有的孩子可能不會有很明顯的徵兆,作為家人要耐心觀察,推薦一個釋放精力的好神器

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玩耍,避免孩子過早站立,但是適當跳跳有助於下肢力量的訓練

抱的學問

嬰兒哭的時候,你要及時出現出聲安撫(平時要多和孩子說廢話,給他安全感),慢慢他就會知道等待,可能會安靜或哭的小聲點。我不完全支援什麼延遲型育兒,但是這個方法可以改得溫柔些,學會等待確實是件很重要的事,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

孩子不睡覺,該睡多少?

醫院啊專家都有很多推薦的睡眠時間,但是孩子就是不睡呀。我記得團哥20多天後,白天就會有幾個小時不睡的時候,怎麼哄都不睡,這又要說孩子特性了,其實不喜歡睡那便不睡了,只要生長的好指數正常都沒關係,不睡就做早教唄。

不過,晚上不睡還是得哄睡哈,尤其是9個月之前的孩子需要幫助接覺哦!

12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李玫瑾:孩子小時候“走太順”,長大後會很辛苦,挫折教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