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2017年10月29日

哥哥去玩滑梯的路上,看到一個一歲左右的寶寶,在學步車裡玩,可能好奇,就停下來看那個小寶寶。

小寶寶的奶奶看到哥哥對寶寶感興趣,對寶寶說:“快叫小哥哥。”

“我不是小哥哥,我是大哥哥。”哥哥振振有詞地回答,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了,頗有自豪感。

“哦,原來是大哥哥呀!快喊大哥哥。”小寶寶的奶奶笑了,哥哥也笑了,他好知足,十分滿意地去玩滑梯。

我逗他:“你本來就是小哥哥,為什麼說是大哥哥?那些讀中學、讀大學的才是大哥哥。”

“我就是大哥哥,媽媽給我買了大一碼的鞋子,說我已經長大了。”他有根有據,怪不得那麼理直氣壯!

“雖然你長大了,但是,還是個寶寶啊!”

“我已經不是寶寶了,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才是寶寶。我已經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據理力爭是大哥哥的合理性。

“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小孩子呀!”我進一步發難他。

“桃子老師說,我已經是個小小男子漢了。”又把桃子老師搬來當救兵。

“桃子老師說你是小小男子漢,又沒說你是男子漢,還加了小小兩個字,對不對?”我立即反駁他。

“反正我就是大哥哥!”說不贏就耍橫。

明明是個小哥哥,還裝大,裝成熟,這是四五歲小朋友的特性,說明他們的認知水平提高了。

他們在小朋友的圈子或者家庭關係中,發現誰是老大誰就有話語權,比如說,在外面玩什麼,怎麼玩;在家裡,什麼時候能吃糖,什麼時候要睡覺,都是老大說了算,所以,他們嚮往自己快快長大,一有機會就裝大。

9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家長如何引導很重要,影響孩子未來婚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