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720字

閱讀時長:約5.5分鐘

雖然孩子還沒進入要步入婚姻的階段,但他們卻有一段婚姻敏感期。這段時期孩子總會說出“想結婚”這樣的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童言無忌,不做理會,但這樣卻錯過了孩子的重要時期,失去了建立孩子婚戀觀的機會。

我兒子每天從學校回來後就會急著去找鄰居家的小妹妹玩。去對方家裡之前,他還要脫下校服,換上他的小西裝,然後才開開心心地出門。不僅如此,我昨天還得知兒子總是跟小妹妹說:“我好喜歡你,等我們長大就結婚吧!”

也許很多年輕的母親都有類似的經歷。自己的孩子突然說喜歡某個人,想要結婚,這讓媽媽們很是困惑,孩子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他們是不是太早熟了?

其實這並不奇怪,孩子會有這樣的說法,只是因為他開始進入了“婚姻敏感期”

什麼是“婚姻敏感期”?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在這段時期,孩子能夠更好地對社會關係進行認知。

孩子在幼兒時期往往與父母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係,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尚有欠缺,他們無法認識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差異。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地增強。兩三歲時,孩子就會開始建立性別意識和角色意識。在孩子心裡,婚姻與長期在一起玩耍是同一個概念。因此出於對父母的依賴和對父母的良好印象,孩子通常會說出想和媽媽(爸爸)結婚的話。

當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建立其他親密的關係。比如說鄰居家的玩伴,幼兒園的同學。同樣的思想也會促使孩子表達將來想和玩伴結婚的願望。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認為孩子過度早熟,因為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為什麼說“婚姻敏感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戀觀?

1. 陷入依戀怪圈

在幼兒時期,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很強,因此會說出想與媽媽(爸爸)結婚的話。這時他們對自己的父母有很強烈的佔有慾,甚至不會允許別人觸碰自己的父母。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這些行為不以為然的話,只會加重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甚至導致孩子產生戀母(父)情結。

2. 影響孩子對愛的表達

在婚姻敏感期時,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表達“結婚、愛”這類詞諱莫如深,於是嚴格禁止孩子說這些話。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愛的認知,被否定的孩子會羞於表達愛。因為缺少表達,在今後這些孩子對他人的愛意也會感到恐懼。

家長該如何在“婚姻敏感期”引導孩子?

1. 保持平常心

為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並不“怪異”,父母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孩子說出“想結婚”“非常喜歡你”其實都是在表達自己對他人的喜愛。

如果父母過度地關注孩子的表達,只會讓孩子產生疑惑,誤認為結婚和愛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因此,要想讓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就不要過度關注孩子,要學會給孩子留一點空間,讓他們自己成長。

2. 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喜愛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嗯哼出於對朋友的喜愛親了小泡芙一口。可能在家長眼裡算不了什麼,但杜江卻嚴肅地對嗯哼說:“你要親人家,需要徵求人家的同意。”

而劉畊宏也詢問小泡芙:“嗯哼剛剛親你,你不高興了嗎?”,在小泡芙表示否定後,他繼續說:“大家都很喜歡你,看你可愛想要親你,但這樣爸爸會吃醋,所以下次有人要親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徵得爸爸的同意,好不好?”

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會透過身體接觸表達喜愛,這時父母一定要建立孩子的界限意識,告訴孩子男女的差異性,要求孩子尊重他人,不輕易觸碰他人身體。同時也告訴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這樣孩子才能懂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3. 不壓抑孩子的想法

孩子遲早會長大的,將來也會戀愛結婚。如果我們過度壓制孩子的想法,限制孩子之間的交往,孩子就不能順利地度過敏感期。這樣只會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不知道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感情,給孩子帶來巨大的障礙。

總結

總之,寶寶出現“婚姻敏感期”是正常的,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防止他們陷入對愛的誤區。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彩色小花飯糰」幾分鐘就搞定,娃吃到停不下來~寶寶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