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果要和媽媽講一個“最短的恐怖故事”,那肯定是:

孩子“可怕的兩歲”到啦!

這可是令眾多媽媽聞風喪膽!這個階段的娃,幹啥啥不行,抬槓搗亂第一名。說往東偏往西,讓幹嘛就不幹嘛。

反正媽媽的感覺是,這個階段養的不是娃,是仇人。

他們經常說“不”,什麼都要自己來。媽媽經常會因為孩子的執拗、各種鬧彆扭不肯配合而磨光耐性、情緒失控。

但事實上,孩子們正在經歷“自我肯定危機”——他們需要媽媽的幫忙!

為啥孩子愛說“不”?

孩子出生的時候是“無我”的狀態,他們的自我意識還需要透過環境經驗獲得發展。

特別是隨著動作和語言能力的日漸成熟,孩子越來越體會到自己對環境是有影響力、可以施加作用的,從而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

下一階段,為了證明自己對環境有著主導權、控制權,他們就會特別想要自己做主,所以就有了說“不”和什麼都要自己來的現象。

為了很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危機”,媽媽需要滿足他們自己做決定的需求,幫助他們確立自我。

有什麼辦法,可以不吵不鬧,也不會任由孩子搗亂呢?提供選項給孩子是個好主意。

和孩子鬥爭,不如給孩子選擇

比如,這件黃色和綠色的外套,你想穿哪一件?你想玩小飛機還是小汽車?

選項是爸爸媽媽設定的,這就能夠保證這些選項都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假如我們開啟衣櫃讓孩子隨便選,孩子可能會選出不適合當天的天氣的衣服。

因此我們應當把適合天氣的兩件衣服挑出來,再給孩子選。這樣,既讓孩子體會到了“決策權”,又保證了他們所做的決定都在合理範圍之內。

選擇不要給得太多

要注意,選項給2個就可以了,不要太多。

孩子選擇的過程也是他們自我意志的“出口”——兩者之間,更傾向哪個。透過這個過程,孩子是在發展意志力。如果我們給的選項太多,孩子無法理清自己的偏好,這個“出口”也會被阻塞。

“自我肯定危機”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一定要理解和迴應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要單純地覺得孩子是“不聽話”噢!

“可怕的兩歲”總會過去,而在此期間,孩子收穫到的理解和支援,都是他日後養成好性格的珍貴禮物。媽媽加油(熬過去)!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學習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