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生孩子,感覺生了一個蛋.....
懷老大的時候,父母都在國內,所以產前產後我們都要自力更生。我是獨生女,以前總想著懷孕帶球跑的日子,肯定會被照顧的像大熊貓一樣,享受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可居然完全相反。
懷孕的時候老公上班,我呆在家裡各種躺。臨近預產期,某天下午感受到了宮縮,立刻意識到要生了,拎著包叫了計程車就去了醫院。到了醫院,就安排進了產房。宮縮時有時無,開始也不疼,醫生說估計生產要等幾個小時,就給我安排了晚飯。老公下了班也過來了。等了好久,終於有比較強烈的宮縮了。結果醫生說還是不夠,拿了個充氣的大健身球給我,讓我坐在上面蹦一蹦。我都驚呆了,還有這操作?既然是醫囑,我就蹦了,老公瞪大雙眼看著我蹦。
折騰到大半夜,好不容易生了。醫生護士檢查了孩子之後,就抱給我了,把我推到了病房。居然安排了一個單人間給我,老公可以陪護。如果是普通多人病房,晚上是不能陪護的。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護士跑過來問我有沒有給孩子洗過澡?當然沒有啦,連抱孩子都是昨晚現學的。護士就抱了孩子,招呼我一起去給孩子洗個澡。當時走路真的很困難,努力看護士給孩子洗澡。護士一邊洗孩子一邊哭,還一邊給我講解要領。回來以後,她問我你有沒有感覺baby blue? (嬰兒藍?)?
我頭一次聽到,蒙了。怎麼會提到顏色?還是藍色?我以為她在聊新生兒黃疸,我就說我的孩子不是藍色的,是黃面板,但是他不是黃疸。護士一愣,她說她在問我有沒有因為寶寶的出生,而感到憂鬱?心情不好?
我恍然大悟,blue確實有憂鬱的意思。當時還沉浸在初為人母的興奮中,雖然累但抱著小小的他也很開心。
在醫院一共呆了三天就出院了。回到家裡,開始一個人照顧新生兒的生活。回想起來,可能醫院覺得我是第一次生孩子,所以安排了個單間給我,之後的兩胎就是普通多人病房的待遇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