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現在的家長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家長還在孕期就開始給孩子囤書。但我們不免還是要面對孩子的一個疑問:“為什麼要讀書?書只能用來讀嗎?”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自己都說不出個所以。

前段時間,一個#陳銘幫我找到了一學習就困的原因#的話題上了熱搜,點開原來是《奇葩說》第七季辯手陳銘在辯論中用到了“巴浦諾夫和狗的理論”類比孩子學習犯困,引起了網友的共鳴。

“巴甫洛夫的狗狗還記得嗎?搖鈴鐺吃東西流口水,不搖鈴鐺不吃東西也流口水。孩子很恐怖的,學習深夜就困,之後學習不是深夜也困。”陳銘這樣說道。

把這段理論放到閱讀身上,似乎也能解釋孩子一讀書就不願意。每個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讀書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那簡直是孩子們最不願意乾的事,於是孩子對閱讀也產生了排斥情緒。尤其家長們還喜歡強調讓孩子讀好書,不讀閒書,這不更是把孩子往遊戲身邊推嗎?畢竟遊戲能讓孩子感受到片刻的歡愉,閱讀卻不一定。

現在的家長,一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急功近利”,孩子不能比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差,不能比別人家的孩子性格差,不能比別人家的孩子興趣少。鄰居家小孩學了鋼琴,也要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學,也不管孩子是不是有音樂的興趣;同事家的孩子報了學習班,自己家孩子也要報,時間安排不過來沒關係,擠一擠總能有時間。家長的教育焦慮逐漸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不堪重負,更容易沉溺網路,逃避學習。

這一定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所以教育專家們強調閱讀少些功利性,以孩子喜歡看為最重要的指標。而為了讓孩子愛上書,全世界的童書作家都在努力地創作出孩子們感興趣的作品。

在這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位極具創造力的有趣作家——麥克·巴內特。他被媒體評為“最會寫故事的童書作家”,曾兩次獲得凱迪克大獎,手握多本《紐約時報》暢銷作品。

(作者自畫像)

他的作品雖然文字簡單,但總能讓孩子讀完哈哈大笑,比如這本《一本書是如何做成的》,他用一種腦洞大開的方式跟孩子介紹了一本書的製作過程。

這可能也是孩子們想知道的問題,一本書是怎麼做成的呢?起初它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點子。書中的作者有了一個好點子,需要把它擴充成初稿。他寫啊寫啊,從早到晚,特別累。初稿可能不太令他滿意,他還要再繼續修改,直到改到所有人滿意為止。

之後,稿子會送到在另一個城市工作的編輯,編輯會修改稿子,告訴作家哪裡需要修改。兩個人就這樣改稿返稿,甚至會爭吵起來,稿件走過了大部分城市,終於將稿子改到最完美。

然後紙稿會被送到遙遠城市的插畫師手中,他可能要花很久時間才能完成畫作。最後畫稿定稿,插畫家的畫和作者的故事被送到另一個國家印刷。印刷機這邊放進去稿子,會從另一邊冒出這本書。

書本越印越多,印刷量摞起來能衝出地球,見到宇航員。這些書印完後會用船拉回美國銷售。這一路可能會遇到海盜,也可能遇到橫穿馬路的行人。

海盜不識字,只認識金子,對這本書沒什麼威脅。然而為了躲避行人,這本書因為急剎車而掉在地上,被老鷹撿走,拿去喂鷹寶寶。這本書給蛤蟆當了會兒屋頂,然後被一隻小狗撿走,小狗的主人拿它作為打牌的籌碼,輸給了丟失這本書的司機。

司機把它送回給店家,最後這本書終於得以出售,被人買回家,放在書架上。

但這個時候,這本書還不是一本書,它還在等待,作者、插畫家、編輯、司機等等與這本書的人都在這裡等待,等待著你開啟這本書……這時,它終於成為了一本書嗎?恐怕結果要到書裡去找答案。

其實這本書中,作者一直在和讀者互動,在互動中介紹一本書從產生到出售的過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又用很多腦洞大開的角色,給這本書的旅程加了一些趣味和傳奇。

比如老虎,老虎開始是一個和作者對立的角色,因為扳手腕輸給作者,帶著所有的動物來找作者要說法,卻被作者的故事說服了。後面老虎再次出現是作為橫穿馬路、看手機的路人,也是和做書的作者對立的角色,但最後又出現在故事裡,成為和作者一起等待被閱讀的角色。

仔細翻看這本書,你還能發現很多小彩蛋,比如因為不識字所以覺得金子更值錢的海盜,再比如說道鷹媽媽撕下書的一角給鷹寶寶,這一頁就真的設計了撕掉後有被膠條粘起來的一角。

彷彿這個故事是真正發生著的,而每一位小讀者也成為了這本書裡的一個角色,成為了這本書能最終成為一本書的重要一環。

這樣的繪本相信是每個孩子都會喜歡讀的書,不僅告訴孩子書是如何做成的,還告訴了孩子讀者也是書的重要一環,而每一個作者、編輯、工人,都會感謝讀到這本書的人。

文字就像是老朋友間的交談,孩子們看起來很輕鬆,能極大地提起對書的興趣。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按照這樣的步驟做出一本屬於孩子自己的書。在這個過程中,還能激發孩子的表達欲和想象力,甚至鍛鍊孩子的寫作能力。

閱讀其實很有趣,只要找對了書,用對了方法,書籍同樣是孩子的玩具。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先用這樣有趣、好玩的繪本勾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吧。只要找到了有趣的點,不用家長逼,孩子自己也能主動去讀書。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弟弟犯錯被哥哥訓斥,記仇將高價“救命藥”倒掉,哥哥反應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