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裡發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事情會自然減少甚至消失。
愛告狀,即是幼兒時期獨立處理的能力尚未成熟的表現,也是孩子與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這個現象表明,這個時期也是幼兒人際處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方式形成重要時期,其實孩子告狀是一種依賴性的表現,實際上,孩子告狀是否應阻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
孩子的告狀動機主要以下幾種:
第一被別人欺負後,想請求大人的保護。
第二檢舉他人,希望成年人對他的社會判斷作出肯定。
第三追求自我表現,想從成年人中那裡得到肯定的評價。
第四,孩子告狀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遇到問題時常手足無措,他們便告狀,以求成人幫助解決。
第五做錯事情想逃避責任,免受批評的則懲罰。
第六嫉妒他人,企圖利於告狀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孩子愛告狀是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大人對孩子實事求是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的處理,當然更重要的強化自我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逐漸淡化其告狀意識乃至依賴心理。
家長怎麼處理:
孩子愛告狀,說明他們的獨立性還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依賴心理還比較嚴重,當他們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很自然的想到家長要去解決,因此當孩子告狀的時候,家長可以問他一個問題,孩子,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把問題拋給他,讓他自己想辦法,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除了發洩情緒之外,還要學著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學著自己去思考問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