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大學同學邀請我春節放假去她家裡玩,看看她家17個月大的寶寶。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大家都知道小寶寶肉乎乎肥嘟嘟,是非常可愛的小天使,看到寶寶可愛的樣子,我們心中也就變得溫和起來。
作為4年"同居"的大學室友,我很高興地將看望同學排上了春假日程。可是沒過幾天,同學就在班級微信群中哭訴:"我再也受不了了,這傢伙是我上輩子的報應吧!老孃現在就想把他的牙全拔光了!"
不愧是親生的兒子,"揍"母親絕不手軟
聽了同學的訴苦,班級中一些"單身愛好者"不免驚訝咋舌,原來養寶寶還有這麼痛苦的事情發生:同學的兒子才17個月大,不會跑不會跳,先學會了揍人。
同學視訊中給我看了她被孩子抓破的臉、抓掉的頭髮、咬破的胳膊……同學的狀態相當崩潰,她哭著表示自己已經忍受了寶寶的"暴力行為"半年之久。一開始寶寶牙還沒長好,就天天用手掐爸爸媽媽,而且一個不注意他就要把手戳進爸媽的眼睛裡,要不是他兩口子閃得快,恐怕早就被娃戳瞎了。
後來寶寶又特別喜歡用腳踹人,每當小兩口開開心心想親親寶寶,剛趴過去湊近寶寶的臉,自己就毫無防備地被兒子一腳踹在胸口,這小子勁兒還挺大,踹得挺疼,就連孩子爸爸都覺得"遭不住"。
對此,經歷過母乳餵養"摧殘"的寶媽同學表示自己就不跟著瞎摻和了,要是這一腳狠狠踹在自己胸口,萬一天天踹給踹出乳腺癌怎麼辦?
再後來寶寶的牙齒慢慢發育了,家裡給寶寶準備了磨牙棒,以及穀物棒,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了,然而沒想到,自家兒子磨牙時期就跟狗子沒什麼區別,磨牙的需求量也太高了吧,甚至爸媽也都是他的磨牙"陪練"。兩口子只要抱兒子,總免不了被啃一頓。
這樣的狀況讓微信班級群裡的其他寶媽表示很詫異,雖然寶寶打爸媽的行為時有存在,可是也沒見過這麼誇張的,簡直可以用"揍"來形容。
對此,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在寶寶的意識中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在和爸媽親密接觸,喜歡觸碰爸媽,尤其是母親,親親和觸控會讓寶寶很有安全感。因此醫生建議家長可以引導寶寶觸控自己的動作,讓他們逐漸習慣溫柔的動作。
滿足了寶寶的安全感,苦了爸媽?
對於寶寶打爸媽的行為,很多家長會直接給予呵斥和懲罰,因為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打家長的行為似乎很難制止,也很難讓他們習慣溫柔的動作。
這其實是因為寶寶在嬰兒時期對於自己的肢體控制並不能做到精準,像我們認知中寶寶們4-5歲了畫畫醜得像"翔"一樣,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四肢在不斷地發育過程中,並不能很快做到像成年人一樣完全指揮自己的身體。
因此我們會認為寶寶"揍"人屢教不改,很多家長就會覺得"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是不是需要補充微量元素?或者是需要家長"凶殘"一點的管教才行?
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在寶寶"揍人"的時候握住他的小手,制止他的行為;或者明確告訴孩子"你打了我之後,我很疼,不要再這樣做了",並且告訴他怎麼觸碰爸媽才是正確的。
從小就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並向他們示範正確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樣的,這樣他們會明白原來家長不是不愛自己,也不是禁止自己觸碰家長,而是因為自己的動作讓家長難受了,這樣才會糾正自己的行為。
有很多家長對待這種事情的時候,常常覺得很無奈,有的孩子長到6歲了可以上學了,依舊在和家長親密接觸抱抱親親的時候把家長打傷,或者揪掉爸媽的頭髮,"開玩笑沒輕沒重",最後上了學用這種開玩笑的方式傷害了其他孩子。
老實說,我認為被孩子不懂事打傷還要強顏歡笑的家長,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溺愛"了。
當孩子做出不正確行為的時候,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家長都該客觀分析其原因,並且不要逼自己忍受孩子的行為,不能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不要讓孩子養成習慣。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3歲以前都可以這樣跟家長"玩耍",那麼等他6歲的時候他會順理成章地認為這樣和其他孩子玩耍也沒有錯誤。
小小的"暴力"如果不盡早制止,將來孩子並不會認為這是什麼暴力行為,反而會當做生活小樂趣一直"調皮"下去,最終會傷害到別的孩子,或者被別的更強壯的孩子"武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