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的小孩過7歲生日,約著大家一起去她家裡給孩子開派對。
一群小孩吵吵鬧鬧,吃蛋糕,玩遊戲,但是不見朋友鄰居家的小孩。兩個小孩年歲差不多,算是一起長大的緣分。
問起朋友的時候,原來是前幾天那孩子來朋友家玩,她在廚房做飯,突然就聽到倆孩子吵起來了,還沒等她出去問怎麼回事,那孩子就生氣地跑回家了。
“他們一起玩桌遊,玩了幾局那孩子一直輸,後來他突然抓起棋子就往地上扔。一直到現在那孩子在小區裡見著我兒子,都還不打招呼。”
朋友無奈地說:“都這樣了我兒子還是想跟他玩,作為家長我真的忍不住想幹涉。”
也許大家都跟這位朋友一樣,對於孩子的交友問題,干涉,顯得自己不夠民主,不干涉,又怕孩子被帶壞被欺負。
的確,父母不應該包辦孩子的交友,但是你卻可以幫他拒絕“毒友誼”。
電影《少年的你》中,施暴者魏萊身邊有2個“小跟班”,其中一個由於同情陳念被魏萊發現,轉而她也變成了下一個被霸凌的人。
前一秒是還是好閨蜜,下一秒就欺負你,這是典型的“毒友誼”,對方只以自己為中心,從來不在意別人的感受。
好的友誼,是能夠讓彼此共同成長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曾說過:
兒童的“童年時代有兩個世界”,一是父母和兒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同伴群體對兒童的發展,起著與父母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而“毒友誼”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家長要做的,正是幫助孩子辨別並勇敢地離開“毒友誼”。
什麼是“毒友誼”
在美國的《今日心理學》中,艾琳倫納德博士總結了孩子可能遭遇“毒友誼”的幾個特徵:
孩子經常不開心,甚至哭泣;
自信心萎靡;
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為了讓朋友開心一味討好對方;
被嘲笑、輕視;
提出的想法總是得不到重視;
在一段友誼中一直沒有進取;
產生了厭惡自己的想法;
具體的表現例如,突然之間最好的朋友就聯合其他人來孤立我,明明我什麼都沒做錯,卻讓我去挽回他;
最好的朋友總對我挑三揀四,讓我感到無地自容,我只能單方面討好;
我買了個新本子,最好的朋友覺得很好看很喜歡,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拿走了;
總的說來,就是孩子在這段友誼中,受傷多,歡喜少,常常情緒沮喪、愁眉苦臉。
當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也許就是遇到了“毒友誼”,家長需要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但是不要幫孩子做決策,這樣有可能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在知乎上,也有一個媽媽問了同樣的問題,該不該干涉孩子交友?
下面有一個回答很深刻:
小的時候有一個好朋友經常來家裡玩,後來有一天我爸爸就不讓他來了,也不讓我跟他來往。因為這事我一直埋怨我爸,認為他干涉我的自由。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個小孩每來一次我家,就會偷偷拿走我的玩具。我爸爸早就發現了,偷偷跟那個小孩聊了一次,那小孩也不悔改還是偷,我爸就直接不讓他再來我家了。
其實不難看出,這位爸爸只是想保護孩子,害怕孩子知道好朋友的偷竊行為後傷心。但是他用錯了方法,導致父子倆產生了長時間的隔閡。
相信孩子自己能解決
社交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能判斷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其實這是家長居高臨下的想法。
當你發現孩子遇上了“毒友誼”的時候,可以先向孩子陳述事實,比如:
他最近不來找你玩了,上次見著你也不打招呼,是因為什麼呢?他經常這樣嗎?
你們倆玩的時候,好像一直都是他在指揮,你喜歡這樣嗎?
我們能做的,是幫孩子收集資訊,讓孩子自己去判斷和分析。即使要談判,也是孩子自己去,除非孩子來向你尋求幫助。
並且要鼓勵孩子勇敢地離開“毒友誼”,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永遠站在你的身後。
家長需要把握底線
孩子的心思是單純的,有時甚至已經受到了傷害還意識不到。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底線。
什麼是底線?
以“好朋友”為名義的霸凌、威脅、身體傷害、精神控制、索取財物等等。
這個時候,則需要家長將孩子從泥潭中救出來,告訴孩子,真正的朋友,應該是那個跟你一起變好的人,在未來你還能交到更多好朋友,好孩子值得擁有更好的友誼。
孩子的事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複雜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育與發展教授羅伯特·塞爾曼(Robert Selman)對250多名3~45歲的人進行了訪談和研究。他發現,在我們的一生中,對友誼的認識和理解是變化的,大致可以分為相互重疊的5個階段。
0階段:友誼的無差別階段(3-7歲),短暫的遊戲夥伴關係
階段1:友誼的單向階段(4-9歲),單項幫助模式
階段2:友誼的互惠階段(6-12歲),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
階段3:友誼的相互階段(9-15歲),親密的共享關係
階段4:自主的共存階段(12歲+),友誼的相互依賴、相互依存階段
可以看到,當孩子越來越長大,對友誼的認識也越來越趨向成熟,這當中出現一些碰撞,是很正常的,就像開頭那位朋友的孩子一樣,也許過不了幾天,兩個孩子又玩到一起去了。
回想自己小的時候,說過最多的話不也是“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多樣的。
同時,人與人來往,很大程度上有一條“吸引力”法則,孩子的個性如何,往往能夠決定TA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來與之交往,大部分無非是個性相似或者互補。
有時候可能更簡單,因為我們位子坐得近,我們年級相似等等。
我們對孩子的個性、優缺點等等,要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孩子願意和什麼樣的人來往,讓他自己選擇。
動態黑色音符
我們肯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個集體,一個班級裡,總是會有各種角色的孩子,安靜讀書的學霸,樂於助人的熱心腸,愛欺負人的調皮鬼。
即使調皮鬼轉學了,很快班級裡會出現新的調皮鬼,不知不覺就會形成一個小型社會。
所以處理小孩子的交友問題,一樣不能太過粗暴,甚至很多時候不需要人為做具體的事情,一些小問題自然會得到解決。
每個人都是被身邊的人影響著而長大的,在成長的路上,總是有很多東西需要孩子自己去體會,學會交朋友也是一個成長中必然的過程,即使會受傷會難過,父母也不應該剝奪這樣的機會。
善與惡從來都不是絕對孤立的。
當孩子體會到他人的善,就能釋放溫暖;見識過人心的惡,就能明白做人的底線。
最後收穫的,將會是一顆強大的內心。
文章轉自上海家長,感謝分享,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