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果擔心孩子將來入幼兒園存在生活或適應問題,父母應該長遠考慮,早做準備。

德雲社相聲皇后于謙老師做得非常聰明。於老師的兒子上幼兒園之前,於老師就經常帶孩子經過幼兒園,讓孩子早一點看到幼兒園的場景,看看環境,看看遊戲場面。

然後,於老師告訴孩子,只有在家裡表現好的孩子,才有資格上幼兒園,看到這個套路,我們能想象出來,孩子天真羨慕的表情,然後回家乖乖聽話,一臉嚴肅的為上幼兒園努力。等著盼著上幼兒園的孩子,把上幼兒園當做目標的孩子,怎麼會存在適園期呢?這就是聰明父母應該想到的最聰明辦法。

為啥你的寶寶不喜歡離開家

很多寶寶第一次去幼兒園,相當於第一走出家門去適應陌生環境,很多新入園的寶寶都需要一個適應期,有的大哭大鬧,有的拒絕吃飯,有的膽小害怕等等,各有各的難題。但是也有的寶寶自來熟,很喜歡這樣熱鬧的氛圍。

有研究指出,適園期和年齡無關,多數都是因為家庭教養、撫養方式不同造成的。至於說內向慢熱的性格是否造成對幼兒園環境的不適應,也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多數寶寶需要長時間的適園期,主要是因為家庭照顧過於親密,寶寶對父母不捨,在3歲時正是寶寶情感依賴、安全感最強的時候,多數寶寶入園都會遇到這個難題,關鍵在於父母如何緩解這種分離的焦慮感,安撫寶寶讓寶寶儘快適應新環境。

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幼兒園一般是讓父母陪同,讓父母入園陪伴時間逐步減少,或者讓孩子先上半天,逐步發展到全天。

這樣等安全感和信任感逐漸建立起來後,所有矛盾就會逐步消融。孩子很快就會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一般在1-2個星期,這些適園期的問題都會解決。

父母除了套路孩子,只說不練不行,還真的需要做好全面的準備,早一點鍛鍊孩子,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讓寶寶們去幼兒園之前就具備各種適應能力。

具體需要哪些能力?

1、一定要有語言溝通能力。語言作為基本溝通能力,尤為重要!要聽懂老師的指令和控制,理解並領會老師的要求,適當表達自己的需求,才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才能融入集體生活。

2、具備適齡的認知能力。幼兒園不僅是集體生活場所,更多的時候肩負著早教任務,承擔著認知和學習的責任,如果孩子認知發展落後,肯定無法適應1對多的學習模式。並且處處落後於其他小朋友,影響自信心的發展,甚至影響性格發育。

3、基本的行為能力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都已經發育完成,幼兒園的活動很多,而且都是集體活動,如果因為運動能力弱,一定無法跟上集體生活節奏,另外,在集體生活中,老師對孩子還要身體力行進行多方面的教育,這些就需要運動能力的保障。否則孩子幹什麼都落後,幹什麼都慢半拍,肯定會處處吃虧。可能無法融入集體生活環境。

4、基本的自理能力

多數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吃喝拉撒睡基本都有父母或長輩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很多幼兒園老師最頭疼的就是帶新入園的班,很多孩子因為自理能力不足,老師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精神高度緊張,真是怕磕到碰到,怕吃飯噎到,怕尿在褲子裡等等,搞得身心疲憊。讓寶寶提前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這樣不但會迅速適應新環境,還能在集體環境的驅動下,獲得新技能的成長。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不想讓孩子長大成為“草包書記”,就不要跟風吹捧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