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愛是個動詞#

01 前因,一位幼兒園老師

幼兒園有位老師比較嚴厲。

孩子有錯的時候,會特別兇。

為了方便管理,還經常懲罰、用再不怎麼樣,就不能如何的威脅語氣。

甚至有時候脾氣上來會推搡孩子。

但談不上不愛孩子、虐待。

很多孩子都怕她,不敢上學。怕在學校自己萬一做錯就慘了。

02 關於孩子管理

很多家長不滿這位老師的做法,紛紛要求換老師。

但這個班級的另外一些家長說:

就應該有個老師震懾孩子。

將來到社會上,誰遷就你?!早一點把稜角磨平,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平心而論,有一定道理。

人不能太自我,到社會上要學會跟人合作互動;

而且要有規則感,適合公司和組織的集體生活;

要有一定的服從度,上學的時候面對老師和班級,才能適應。

說白了,就是你得聽話。

我不反對孩子在一些時候要“聽話”。但我覺得,應該用更好的方式,讓他們“聽話”。

03 何為更好的方式1 比如疏導

當你不讓孩子在課堂說話時,她說話了。

老師可以厲聲制止,也可以溫柔提醒。

下課後問問孩子,剛才幹啥呢?

借橡皮呢!

來,我給你塊橡皮,答應老師下次這種情況不再發生了好不好?

這不就結了。

當然,很多老師或者家長會覺得、甚至下意識地吵一通,這樣見效快,也符合人的行為習慣——你讓我不爽了,我要表達自己的怒氣,來嚇唬一下你。

但這種方式,在我們小時候還行,現在已逐漸被淘汰。

各種實驗和資料都顯示,給孩子關愛,在孩子有錯時,去引導要好過棍棒壓制。

所以,這樣的老師應該淘汰。

她也會給孩子多情緒管理做出不好的示範。你經常用情緒來管理孩子,孩子將來也將學會這一套。這是一定的。

2 另外,我們這麼努力,難道就是要培養一個社會的工具人嗎?

我理解,作為家長都是愛孩子的。

想讓孩子在將來的社會中立足,能夠靠自己安身立命。

所以,孩子將來要跟人互動,有自己的工作。

為了工作更好,更出色,家長會傾向讓孩子掌握各種技能,做各種準備。

但,這樣孩子長大後,跟我們如今又有什麼區別?

只不過換了個更好地方式搬磚而已。他們依然是適合社會發展的工具人。

人不能是工具,人本身是目的。

目的,意味著你學的東西是為了豐富你自己、增長你自己。

鑑於此,孩子就不能是“聽話”,而是有一定的自我。

在不損害自我的前提下,去參與社會的分工協作,為自己贏得一些生存資源。

而這些協作本身、這些資源如何利用,也是在促進自我。

如此,他們才能感到幸福,找到生活的意義。

我明白很多家長並不認可我這樣說,他們覺得我周圍的人從來都這樣做。

大環境如此,我應該從眾;

而且,你說的太理想,我們更應該低頭看自己腳下的現實

但,魯迅先生說過: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不仰頭看月光,你被什麼指引?你怎知有更好地方式?

所有的進步,都是從仰望開始,然後帶動腳步往前邁。

所以,請記住:孩子本身就是目的。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為了體驗、綻放。

而不是作為工具,來通往工作、成就、活成榜樣這些目標。

無論家長還是教育者,在幫助孩子的時候都要想:

我這樣做是增強了他的自我,還是損傷了他的自我?

最後,我想引用一句話:

對一個人最大的幫助,就是助他成為自己。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多個孩子被噎身亡!家長要看:“剪刀、石頭、布”關鍵時刻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