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氣人了!
朋友說:“孩子遇到難題就喊媽,不過是說了孩子幾句,老公竟怪我沒耐心。”
原來,上二年級的兒子寫作業時,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但凡遇到稍微需要“轉點彎”的題目,便會喊:
“媽媽,這道題我不會。”
開始的時候,朋友會耐心地給孩子講。
久而久之,她發現,這好像是孩子的一個習慣,有一點困難就求助。
後來,孩子再“求助”時,朋友就讓他自己先想想,或者等到全部做完,最後再一起問。
沒想到,爹媽有多少高招,孩子都能見招拆招。
兒子並沒有照著媽媽的方向,去思考題目怎麼解,而是可憐兮兮,用無辜的眼神,看著媽媽說:
“媽媽,這個太難了,能不能不做。”
當這一幕重複上演時,朋友有些不耐煩,對孩子說話的語氣重了點,一不小心,把孩子吼哭了。
當她和兒子正在“對峙”時,平常不聞不問,關鍵時刻便衝出來當“24孝爸爸”的老公,冷不丁兒地來了句:教孩子,就該多點耐心。
正在氣頭上的朋友,將矛頭指向了老公,兩個人大吵一架,孩子嚇得哇哇大哭。
看著孩子傷心的小模樣,她惱的是老公的“站著說話不腰疼”,急的是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態度。
一想到,未來的成長中,還會伴隨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難題,長此以往,孩子又怎麼闖過呢?
01
遇難困難,想“放棄”是本能
王小騫在《媽媽知道怎麼辦》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件事:
朋友花了大幾百塊錢,給5歲的女兒買了一套拼插積木,裝好之後,會是一座漂亮的兩層小城堡。
起初,孩子拼得很起勁,但是,拼了一會兒後,孩子便對朋友說:“媽媽,我搭不上了,不想玩了。”
朋友第一反應,便是對孩子說:“這有什麼難的啊,不就是按照圖紙搭嗎,很簡單呀,你怎麼遇到困難就放棄呢,這可不行。”
彼時,孩子並沒有一鼓作氣,而是一臉不高興,還生氣的將拼好地部分推倒在地。
其實,這件事裡,有一個細節,被媽媽忽略了:
大幾百錢的拼插積木,一般來說,也有一兩千片零部件,哪怕成年人,也需要好幾天才能完成,經常放著就擱置了,更何況一個才5歲的孩子,肯定是有一定難度的。
其實,“知難而退”,是人的本能反應。
心理學上,把人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分成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也就是說,在舒適區裡,一般是自己能夠接受,沒有感受到不舒服的。
學習區,則是心理空間能承受的範圍,比如,孩子拿到幾千片積木,依然敢於開始的狀態。
恐慌區,就是覺察到自己有可能做不到,便想要逃跑。
當人一旦進入了“情緒”當中,外界的鼓勵、支援和幫助,都有可能被擋在門外。
關於這一點,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麗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也有解釋:
A代表誘發事件、而B代表信念(人對A的信念、認知、評價和看法)、C代表結果(也就是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是“事件”直接影響了“情緒”。
其實,是“事件”本身,並不會對“情緒”造成多大影響,而是人們對這件事的“看法”,也就是“B”,帶動了情緒的產生。
具體到孩子遇到解答不出的題就求助、拼不好的積木就放棄,不是孩子討厭學習,或拼積木這件事,而是在處理的過程,覺得自己完不成、完成不好,便本能地選擇了“逃跑”。
02
“我可能就是笨,怎麼也做不到”
兒童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說過:
沒有任何養育方法,可以讓孩子完全體驗到不焦慮。人類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傷害和危險。許多恐懼都無法避免,而且,也無須避免。
比如:我就是笨。
前段時間,應採兒的兒子Jasper因“學中文”,被送上了熱搜。
一提到要“學中文”,Jasper就各種叫苦連天和推脫。
實在推託不掉時,只能默默流眼淚。
在玩識字遊戲時,Jasper幾乎是“十問十不會”,不管是學過的,沒學過的,全軍覆沒。
哪怕一直收斂脾氣的應採兒,也不得不上樓緩和一下即將爆發的情緒。
彼時的Jasper,看著媽媽離去,害怕到悄悄落淚。
Jasper的眼淚和行為中,無不在訴說著:“我不行,我就是記不住、學不會。”
而應採兒在跟他溝通時,也在強調:學中文,不像英文那麼簡單,無形中,又強化了問題的難度,讓孩子更加認為“我完不成”。
就整個人生而言,“我不行”的觀念一旦深入人心,便可能影響終身。
在《終身成長》一書中,作者提到過兩種思維:
一種是固定型思維;一種是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就是對自己下了定論,比如:“我再怎麼努力也沒用,就這樣了。”
成長型思維,則是眼光一直向前看,相信自己再試試,也許還有機會。
其實,這就可以解釋:
為什麼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講了兩個小時,孩子依然不會;
一段平淡的短文,孩子卻背了2天,依然結結巴巴。
認定了自己“不行”時,一切行為只是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
此時,父母的每一句鼓勵、每一個方法,看上去,給了孩子無數個支援、無數條路,實際上,於孩子而言,他無路可走。
在他的潛意識,由於經常性失敗,已經將自己定性為“我不行”。
03
先處理“放棄”的情緒,再解決“堅持”的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西格爾把人的失控狀態分為觸發、過渡、浸沒和恢復四個階段。
具體到孩子“畏難想放棄”時,其大腦的動作是:
由“不會的事件”,觸發了藏在心裡的情緒,大腦便會由平常的自控到失控,接著是沉浸其中,最後,才是恢復。
這時候,父母無論是給予批評,亦或支援,孩子都不可能冷靜理智地接受。
聰明的父母,應該是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兒子曾經是個“數學渣”,最近一次單元測試,考到了95分,終於不用拉低班級KPI。
要知道,曾經為了一道“摺疊和對稱,求角的度數”的題目,我和他耗了兩個多小時。
當時,我用畫圖、實物疊圖等辦法,均沒有開啟他的思路。
情急之下,將他狠狠地罵了一頓。
冷靜下來之後,與他聊到“為什麼總是不會”時,孩子瞬間眼眶發紅,他說:“我覺得,我就是笨,怎麼也學不會。”
那一刻,才意識到,數學成績給了他這麼大的壓力,明明自詡聰明的他,竟然給自己貼上了“笨”的便籤。
於是,我改變策略,引導他說出了對數學的想法,以及,要不要繼續學習數學。
最後,我們達成共識,他願意再試試,從頭開始,學習數學。
當孩子出現“畏難”情緒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應該傾聽。
採用共情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找到了突破口之後,再去考慮如何解決。
那次之後,我負責給兒子收集低年級的知識點和習題,他每天給自己多加20分鐘,在當天作業完成之後,再完成低年級習題,鞏固知識點。
讓孩子畏難,想要放棄,多數原因是:孩子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的能力無法達成。
這時候,父母應該降低要求,幫助孩子重建信心。
一個人成長,需要經歷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磨練。
進步也好,倒退也罷,都不是突然發生的。
孩子的問題背後,每一處都跟父母的教育方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那些不斷成長,迎難而上的孩子,他們的背後,通常有著智慧的父母,不被自己的情緒左右,也能疏通孩子的情緒。
他們既著眼長遠,看到未來的變化與格局,絕不輕易將孩子定義在某一個時間段,或貼上某一張“便籤”;又善於關注當下,透過孩子的行為,去接納、理解和包容孩子的感受。
04
比起“推”或者“拉”,更應該看見當下的孩子
養兒方知父母恩。
成為父母后,才知道,生而為人,多麼不易。
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與機遇,是遇到困難便放棄,還是勇敢往前衝,得到的結果,總是天壤之別。
看到孩子畏難放棄時,我們習慣了在“推”或者“拉”上,進行艱難的跋涉。
給予鼓勵,給出方案,都跳過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想放棄的孩子,可能真的被難到了。
想放棄的孩子,自己也很沮喪。
不用我們的標準,去判斷事件,不用我們的態度,去鼓勵孩子。
接納他,理解他。
剩下的,孩子自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