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瓜媽說:

我們家只要我在,哄睡都是我。但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是個“累贅”,反而很期待在關燈上床後、入睡前的那十幾、二十分鐘。瓜瓜這一天在幼兒園學了啥、玩了啥,有沒有跟同學鬧矛盾、過得開不開心,幾乎所有事兒都是在這個時候聊出來的。我能感受到,他也很喜歡這個毫無保留的“臥談”環節。

前幾天瓜瓜跟我聊到班裡的同學他最喜歡誰和最不喜歡誰之後,沉默了3秒鐘,突然跟我說:媽媽,其實我也不喜歡我自己……

哈?生怕自己聽錯,我下意識又問了一遍:什麼?你說什麼?

瓜瓜又很清晰地說了一遍:媽媽,我不喜歡我自己。

我心裡一慌,腦子裡無數個念頭閃過:那些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自卑、憂鬱,也感受不到幸福……到底發生了什麼,還是我做錯了什麼,竟然讓我的孩子這麼否定自己?

01

我們評價孩子價值的標準

是否太過單一?

怕我的焦急嚇壞瓜瓜,我故作鎮定地問:噢?快跟媽媽說說,為什麼呀?

還好,接下來瓜瓜的解釋,讓我心頭的大石頭稍微落了下地。

他說:媽媽,我不喜歡自己畫的畫。今天老師帶我們畫城堡,我覺得畫的不好,一點都不像~

嗨,原來是這樣!小傢伙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導致的不自信。這樣的話,事情好像就沒那麼嚴重了。

我跟他解釋:畫畫的目的並不是要畫的像,它不是數學題,1+1的答案只有一個。畫畫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形式,只要經過你努力認識完成的作品,都值得被讚美和欣賞。

瓜瓜安靜地聽完我的話,似懂非懂地小聲說,可是我還是希望自己能畫得更像些……

那天晚上哄睡瓜瓜後,我卻很難入眠。

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我價值的認同。但對6歲的瓜瓜來說,他好像已經把“做得好有價值畫上了等號:畫得不像,就不好,不好就沒價值,就不值得喜歡,甚至連畫畫的這個人,都不值得被肯定、被喜歡——他把對自我的肯定,捆綁在了一個特定的標準上。這是啥呢?

咱們這一代父母自認為比上一代更懂教育,早就拋棄了打壓式育兒,對娃更多的是讚美、鼓勵、肯定。當孩子學會一首歌、背一首詩、做完幾道數學題,我們都會及時送上“你真棒”的讚美;不過,當孩子沒做好的時候,我們也難免會流露出不悅、批評,甚至直接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孩子其實是最會察言觀色的動物,他們對父母情緒的變化非常敏感。幼年時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幾乎完全來自大人的對他的評價。父母“好就誇不好就懊惱”的情緒變化,漸漸在孩子心裡打下烙印:只有做得好,我才是值得被愛的。

但這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初衷,不是嗎?但我們也的確在不知不覺中,把對孩子價值的評價標準搞得太過單一片面了。

02

父母應該傳遞給孩子的資訊:

不管什麼時候,你都是有價值的人。

1、做媽媽後,你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在談到“挑戰”時,大家普遍存在共性的問題是:

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缺少耐心;

②覺得自己是矛盾的媽媽,一邊知道要無條件接納孩子,一邊又忍不住苛責他;

2、期待孩子成年後具備什麼品格?

在談到對孩子品格的期待時,大家更是七嘴八舌地說不完,4個人最後說出了11條:堅韌、自信、獨立、情商高、自律、幽默、獨立、開朗樂觀……

3、孩子比我們當初這個階段的自己強在哪?外部條件好在哪?

這個問題讓大家一度小小地沉默了下。

媽媽們忽然發現,其實家裡這個4、5歲的小娃,比當初的我們自己,已經優秀了不知多少倍。他們有主見、敢表達、會示愛、動手能力、社交能力、情商等等,都要比當年的我們強太多太多。

4、如何調整你對孩子的期待?

帶著前3個問題的反思,再回到對孩子的期待時,大家忽然意識到,相對於不到6歲的年紀,孩子們都已經很優秀了。

反倒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似乎還沒有達到一個“優秀”的標準。我們常常對孩子有太多與他年齡不匹配的、過高的期待,卻因此忽視了孩子本身已有的亮點,忘了當初ta我們肚子裡時,我們對他的期待只是:健康就好。

於是最終調整後的期待,幾乎都變成了媽媽們對自己的期待:先修煉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儘自己所能引導和陪伴他長大,靜待花開;孩子身體健康、快樂成長就好……

是啊,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自覺會把一些美好的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他成為完美的孩子。於是在這樣“有條件的愛”中,孩子以為我們愛的是“優秀的他”,甚至連我們自己都忘記了,我們愛他,只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無論優秀的,還是帶著缺點和不足的他,我們都愛。

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條件的愛”嗎?為人父母,我們最重要的養育責任,就是要傳遞給孩子這樣的資訊:無論何時,你都是有價值的人。

只有當父母從內心真正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會有滿滿的安全感,才能形成足夠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長大後,他會不懼怕失敗,敢於嘗試。

03

“媽媽,你為什麼這麼愛我?”

不為什麼,只因為你是你

瓜瓜說過因為畫畫不像不喜歡自己以後,我也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有過不恰當的讚美,有沒有說過“你這個畫得太像了,真棒”這樣的話。也問了瓜爸,好像我們倆都沒有說過。

我還特意跟老師溝通,老師也說課堂上是在觀察的基礎上,鼓勵小朋友發揮想象設計自己喜歡的造型的。

本來我還納悶兒,既然我們都沒都沒要求過他要畫得像,他為啥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不過幾天后,我就“破案”了。

那天鄰居家小朋友來找瓜瓜玩。倆人正悶頭畫畫的時候,瓜奶奶過來送水果,看了看他們的畫順嘴說了一句:瓜瓜,你看哥哥畫的這隻貓頭鷹多像真的啊~很棒哦!

我知道瓜奶奶或許是出於主人的熱情,讚美一下小客人。但這句不經意的話,一下子點醒了我,或許奶奶也曾這樣誇過瓜瓜。等小客人走後,我特意囑咐瓜奶奶,下次不要這樣誇瓜瓜的畫了(只要娃儘自己能力表達畫面,就是一副好作品)

這件事情過去沒多久,有天瓜瓜又問了我一個讓我驚訝的問題。也是晚上,他準備上床休息,邊脫衣服邊問我:媽媽,你為什麼這麼愛我啊?

我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很愛你。

瓜瓜不理解,他說:是因為我長得帥,還是我可愛,還是因為我聰明?你選一個……他一定要讓我說個理由。

我特別認真地跟他說:瓜瓜,不管你帥不帥、可不可愛,不管你長什麼樣子,媽媽都愛你呀!你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小寶寶啊!

瓜瓜聽完哈哈哈笑著說,媽媽,我不是小寶寶啦~我都長大啦~

是啊,長大了媽媽更愛你啦~

別小看孩子,有時候從他們嘴裡,往往能說出大智慧。他們小腦袋裡想的,也並不全部是吃什麼、玩什麼這樣的小事兒,還有“我的媽媽為什麼這麼愛我”的哲學問題。

我特別高興他能這樣問我,我也可以直接地告訴他,不為什麼,只因為你是你。

文章最後,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把育兒講座裡的那四個問題,也自己思考一下,或許能幫你找到自己育兒的初心。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培養孩子能力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