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言:甘伯伯也沒有因為孩子做“錯事”而責罰孩子,反而是提供了下一次遊船的機會,讓孩子在試錯中,自然的形成經驗,相比於大人的灌輸命令,這種由孩子主動試錯產生的經驗更能幫助孩子,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也更夠維護且改善親子關係。

這個故事內容很簡單——“有一天,甘伯伯出去划船,一路上碰到了孩子、兔子、貓、狗、豬、綿羊、雞、牛和山羊,大夥都想上船玩,甘伯伯提出要求後,大夥接二連三地上了船,可船劃了沒多久,因為“船員們”的天性——山羊亂踢,牛踩東西,雞扇翅膀,綿羊咩咩叫,豬來回晃,狗招惹了貓,貓去追兔子,兔子亂蹦亂跳,小孩大吵大鬧。結果,船就給弄翻了。好在河水不深,游上岸的“船員們”在岸邊晾乾後,跟著甘伯伯來到了他的家,甘伯伯並沒有因為翻船生氣怪罪“船員們”,反而請他們喝茶,邀請下次一起再遊河。”

大人們初讀這個故事會覺得甘伯伯為什麼不教訓這群“船員”,為什麼還要邀請他們一起下次再划船,難道甘伯伯不生氣,難道“船員們”不應該因為他們的玩鬧而受到批評,繼而在網上很多對於這本繪本的介紹,都會用大人的思維語言去闡釋一個道理,即“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這是典型的成人思維——是用成人的行為模式去要求孩子,事實上,這就是孩子的天性(繪本里的動物其實也是孩子的化身,童話故事的寫作手法)——孩子愛吵鬧、兔子愛蹦跳、貓愛捉兔子,狗愛追貓、豬愛搖晃、綿羊愛咩咩叫、雞愛扇翅膀、牛羊愛亂踢。

這種“雞飛狗跳”的生活鬧劇,在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大人與孩子之間因為“聽話”問題,經常性的爆發矛盾,孩子小的時候,尚且因為依賴大人(或者說大人處於強勢地位)而被迫作出讓步。然而,等孩子慢慢變大,逐漸有了獨立思考和行為能力後,“叛逆”、“逆反”等等問題就會在親子關係中產生,大人的想法就越來越得不到孩子的響應甚至故意違背。我們應該如何去處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這種問題呢。

大人的要求沒有錯,基於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到孩子的建議絕大多數是善意且正確的,例如甘伯伯的上船要求——“貓你不要捉兔子、豬你不要亂晃等等,否則船會翻,我們會掉進水裡”。孩子們的行為也是符合天性,蹦蹦跳跳吵吵鬧鬧,也沒有錯。誰對誰錯就讓事實去驗證,這也就是甘伯伯的做法,“要求”提了,“結果”也驗證了甘伯伯的要求是對的,甘伯伯也沒有因為孩子做“錯事”而責罰孩子,反而是提供了下一次遊船的機會,讓孩子在試錯中,自然的形成經驗,相比於大人的灌輸命令,這種由孩子主動試錯產生的經驗更能幫助孩子,也更夠維護且改善親子關係。

由繪本到現實生活,大人對於孩子少一點說教,在可控的範圍內,主動地讓孩子去“試錯”,讓孩子在試錯中習得經驗,懂得大人的良苦用心,待孩子進入青春期,親子關係裡“逆反”問題產生的機率也就極大程度會降低,即便產生,解決的成本也會大幅減少。這就是讀完這本繪本後給到我對於孩子的養育智慧,這麼說來甘伯伯的化身——繪本作者約翰·伯寧罕肯定是一位懂得孩子的聰敏大人,感謝與懷念!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書評《開門》——怎麼給孩子科學啟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