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隻小鸚鵡來到女孩家,女孩像媽媽一樣給它餵奶,陪它玩耍,忍受它的淘氣。
一天天過去了,小鸚鵡慢慢長大,女孩也習慣了有它的陪伴。
有一天,已經長大的小鸚鵡展開了翅膀,想要嘗試飛翔。
女孩突然發現,自己似乎並不希望它學會飛,擁有自由。
這個故事來自繪本《就像媽媽一樣》,看起來非常暖心,適合親子閱讀。
封面上畫著一隻手和一隻小鸚鵡。那隻手彎曲的形狀看起來像媽媽的子宮,暗喻這隻手託舉著小鸚鵡就像媽媽一樣託舉著孩子。這個封面的插畫呼應了繪本的標題像媽媽一樣。
封底有一句話道出了作者的心聲:第一次我像媽媽一樣,生活裡多了一個你。
繪本《就像媽媽一樣》可能還有一層意思: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像媽媽一樣。
01小女孩過家家一樣地照顧小鸚鵡,體驗媽媽養育孩子的過程,理解了媽媽的付出過家家遊戲是大多數孩子喜歡的遊戲。一般一歲左右的寶寶就會玩過家家遊戲了。他們最開始可能模仿媽媽給自己餵奶的動作,拿奶瓶給布娃娃餵奶。我記得寶寶第一次給玩偶餵奶,那笨拙的樣子著實逗樂了我。他還煞有介事地給玩偶拍嗝,看起來有模有樣。
繪本《就像媽媽一樣》裡的小女孩撿到了一隻小鸚鵡,她興奮得給小鸚鵡餵奶,這就是典型的過家家遊戲。小女孩過家家一樣地照顧小鸚鵡,給它餵奶,陪它玩耍,體驗媽媽養育孩子的過程,理解了媽媽的付出。
過家家遊戲是指孩子運用想象力進行的假裝遊戲,也就是角色扮演遊戲,它通常是寶寶自己假扮成生活中常見的角色,再用一些真實物品、模擬玩具等來代表日常的生活場景。
孩子玩過家家這樣的角色扮演遊戲,好處挺多的。就比如繪本里的小女孩透過這樣富有真實感的角色扮演遊戲,她當媽媽給小鸚鵡餵奶,陪小鸚鵡玩耍,她懂得了換位思考,體驗了媽媽養育孩子的艱辛和孩子長大離開媽媽時媽媽的不捨之情。
俗話說得好,養兒方知父母恩。為人父母后,我才理解了父母的不易。媽媽每天餵奶煮飯陪玩,爸爸賺錢養家,孩子快快樂樂成長,一個小家庭才運轉起來。
蒙特梭利說過: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體驗一下給小寶寶餵奶陪寶寶玩耍的遊戲,即使這個小寶寶是隻小鸚鵡,孩子的觀感也是不一樣的。
02暖黃棕的插畫,給人以溫暖安靜的視覺體驗這本繪本拿在手裡最大的感覺就是溫暖安靜,暖黃棕色的插畫給人舒適的視覺體驗。
我看了一份採訪稿,作者尹德馨剛開始是用彩色鉛筆畫的,後來定稿時用蠟筆和彩色鉛筆結合的手法進行創作。
她先用蠟筆在平滑、沒有紋理的紙張上塗出物體的大致形狀和顏色。但是由於蠟筆太粗了,畫出來的物體邊緣依然是不好控制的,所以再用比蠟筆細很多的彩色鉛筆在蠟筆的上層畫細節和明確形狀的邊緣,這樣就相當於同樣一塊顏色畫了兩次。
這樣既能保留蠟筆的部分顆粒感和樸拙的物體形狀,又能在用鉛筆塗第二次顏色的時候在畫面中融入細節。
另外,由於圖畫的尺寸比較大,雖然是平塗,但是顏色裡有許多細膩的筆觸,使畫面變得不再單調。
這個細節我在插畫小鸚鵡身上感受比較明顯。個人覺得小鸚鵡看起來更立體了。
作者這樣精心雕琢精益救精才使得整個繪本受到孩子和爸爸媽媽的喜歡。很多孩子剛開始無法體驗繪本傳達的思想,但是他們天然地對插畫小鸚鵡有親近感。聽完繪本《就像媽媽一樣》,他們第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想要一隻這樣的小鸚鵡,可以給它餵奶,陪它玩耍。
爸爸媽媽的第一感覺是想要再次經歷孩子的成長過程,重走養育之路。這大概是暖黃棕色的主色調營造出來的氛圍。
03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像媽媽一樣,是個魔咒嗎?有個媽媽發帖說:自己想要辭去年薪30萬的工作,準備當全職媽媽,只為了更好地陪伴和養育女兒。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像媽媽一樣,是個魔咒嗎?
在孩子的角度看來,像媽媽一樣,是換位思考體驗媽媽的養育孩子的艱辛。這看起來是合情合理。
但在媽媽的角度,如果像上文一樣,孩子長大以後真的像媽媽一樣,媽媽可能心裡就無法淡定了。這樣的代際遺傳不是媽媽想要看到的。她付出心力培養出來的女兒,不是為了回家當全職媽媽的。我想每一個媽媽都能理解這種心情。
話又說回來,孩子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作為媽媽能做的也只有支援了。即使孩子長大以後,像媽媽一樣,當個全職媽媽,也是無可厚非的。即使孩子像媽媽一樣,為了自己的孩子,回家當起了全職媽媽。媽媽可能會痛心可惜,同時她也會支援孩子的決定。因為愛是無條件的接納,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真實的自己。
這並不是一個魔咒,而是個人的人生選擇。
04結語繪本《就像媽媽一樣》裡的小女孩雖然捨不得鸚鵡飛走,但也不會剪斷它飛翔的翅膀。就像媽媽一樣,孩子長大後都會離開媽媽,可是媽媽也不會剪斷孩子高飛的翅膀,只會奮力託舉。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指向聚合,唯有媽媽的愛指向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