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刀子剛劃上去時特別疼,然後就逐漸麻木沒有感覺了。過一會兒又更加疼,但沒過多久我的全身就感到非常放鬆。看著鮮血從手腕上緩緩流出來,我感到很滿足也很過癮。自殘帶給身體上的疼痛遠低於心理上的疼痛,我在手上每劃一刀都會感到很放鬆,很多煩惱都沒有了。”

這是一個有自殘行為孩子的內心獨白,當家長第一次聽到孩子這樣的心裡話,又是心疼,又是詫異,不知道孩子這到底是怎麼了。

對於不是以自殺為目的的傷害自己的行為,目前有一個心理學上確定的叫法,那就是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這是指個體在無自殺意念的情況下採取一系列反覆、故意、直接傷害自身軀體組織,造成輕至中度損傷,且不被社會接納的行為,常見的有抓傷、割傷、擊打、燒傷、燙傷等多種形式。該行為多見於青少年人群,且常首發於青少年的早期階段。

資料顯示,最近幾年關於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發生率呈增加趨勢。

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常和抑鬱症有高度的相關,同時,這一行為也可能導致自殺的風險升高。作為家長,銘記以下幾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悲劇的發生。

(1)留意孩子平時發出的“警報”

比如孩子是否透過語言、寫作或者社交媒體流露過自傷念頭?孩子是否比平時更容易發怒、哭泣、心情沮喪?孩子的體重、外表或睡眠習慣是否有顯著改變?學習成績滑坡、注意力不集中?是否蒐集藥品、尖銳的物品或其他可能用於自傷的物品?用裝飾物遮擋手臂?……出現上述警告訊號時,要及時採取措施。

(2)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出現情緒低落時,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多陪伴孩子,多用生活中積極陽光的一面來影響孩子,比如每天花5分鐘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發生的高興事,或者講述自己遇到的高興事,要避免孩子接觸到負面的情緒和資訊。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自傷行為,切忌生氣、發怒、指責、盲目批評,要冷靜而友好地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為什麼要傷害自己。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樂觀,才不會增添孩子的痛苦、內疚和自卑。

(3)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幸福與溫暖

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自己說話卻越來越少,所以自己才會不察,導致一些悲劇的發生。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拒絕跟父母交流的原因在於父母的說話方式有問題。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說話時目的性太強,聊什麼都能聊到學習上,最後往往變成了說教,孩子自然不想跟你分享。還有一些家長有與孩子聊天的意識,但一張口就變成了審問,讓孩子感到厭煩。

另外,家長也要多學習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的技巧,要在孩子青春期時多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讓他們感覺到父母的關愛是溫暖、善意的。

當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時,家長還可以向心理工作者、精神病醫生等專業人士尋求幫助,透過治療或服用藥物來緩解抑鬱,穩定情緒,家長切勿諱疾忌醫,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期。

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並已經就醫,也不必過於擔心,隨著環境的改變和思想的成熟,以及對沖動的較好控制,孩子的自傷行為會逐步減輕,一旦度過了心理危險期,步入成人期後,一般不會再出現自殘行為。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可怕的二月鬧~腸脹氣飛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