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育兒這件事情上

我始終秉承著多學習、多思考、不盲目跟風的態度

時不時地把新習得的理念同大家分享,希望你和我一樣,有所啟發。

最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困擾帖:別人家孩子都在補課,我們不補,孩子能跟得上嗎?

想到麒崽未來的培養問題,我也會點進去關注優秀的回答和查詢涉及的理論。

把學生分成兩類:A - 上補習班; B - 不上補習班

A:從一年級甚至更早開始,家長狠抓學習,各種語數外輔導班,作業每每到深夜,成績優秀

B:一年級了,家長也不報班,做作業時抓抓學習習慣,其他時間該睡睡、該玩玩,成績比A差

A與B的後來是什麼樣的呢?

上世紀七十年代,德國政府曾就要不要在幼兒園開設早教課程做過一項大規模的跟蹤研究,研究資料表明:A類學生確實在一開始表現優秀,也因為提前學過課堂所教而感到自信;然而這個優勢保持的時間有限,大概到了四年級左右,B類學生開始反超,而且在社交和情感能力上,B類學生也表現得更好。

因為這項調查的結論,德國取消了在幼兒園開設早教課程的計劃。

美國教育經濟學家格雷格·鄧肯,在美國領導過另一個類似的大規模研究,他們同樣有了類似的發現,並且把上文提到的這種現象稱為“Fadeout Effect” (衰退效應)

說到底就是A類後勁不足

那有沒有後勁足的A類學生,一路優秀到底呢?

我想是有的吧,天才學生,骨子裡的學霸,不過那會是我的小孩嗎?我覺得不大可能,畢竟小機率的事情,怎麼會砸在我們這個普通家庭頭上。

如果兩者取其一,你會怎麼選?

這些調查結論說明了啥?孩子不應該上補習班嗎?

其實答案並沒有這麼絕對!

再回去重新看兩遍這項研究的內容,我發現其實答案不在於選擇哪一種做法,根本在於如何在A和B之間找到平衡

一邊是雞娃:透過補習學到知識,贏在起跑線;

一邊是人格:把補習時間用在培養孩子的習慣、體驗生活美好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說不能雞娃和必須雞娃都是片面不可取的,因為這個世界本身也不是非黑即白。家長要做的是因材施教,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別瘋狂雞娃不顧孩子天性,最後搞得叛逆甚至厭學,親子關係也毀了。要知道,所有以考試成績為導向的灌輸型知識,只能帶來短期的領先優勢;

也不要打著人格培養的幌子,自以為地體驗了生活的美好,最後習慣也沒搞好,起跑線和後勁都輸了。

細分A與B

A與B培養方式的絕對區分可能不夠客觀覆蓋全部型別,細想之下,還可以繼續拆分。

為啥要拆分?拆分是為了找到平衡點。

A上了許多培訓班,且多以家長逼迫式來完成:畢竟還是愛玩的年紀,不逼怎麼可能乖乖上完那麼多課?

B上了一些培訓班,家長也給予適當的放鬆體驗:或旅行、或親子閱讀、或孩子喜歡的興趣班

C沒有上輔導班,家長忙沒時間管孩子教育或全部丟給老人

不知道你怎麼選,但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B看起來最美好。

如果你想培養B類孩子

<一>、六歲以前,孩子透過玩耍來學習

灌輸式教育絕對不適合六歲以前的孩子

<二>、玩什麼?

開放式玩具:積木、星空沙、磁力片、蠟筆畫畫跟同齡人玩: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這時候情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過家家:經典的遊戲卻是非一般的體驗。孩子透過不同場景的互動學習不同知識、體驗各種人設、學會共情

玩是主動式的刺激大腦發育;課堂是被動式的灌輸式教育,你說哪種更適合學齡前孩子?

<三>、嘗試興趣班: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所在,成年之後工作之外還有所長;傷心之時也有所慰藉

<四>、幼小銜接:上小學之前的暑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孩子上相應課程,提前適應

<五>、關於英語:有條件的3歲起;一般家庭6歲起足矣(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關於英語啟蒙的文章)

文末推薦一本非常好的育兒書<園丁與木匠>

園丁:創造花園、提供培育環境、讓鮮花植物各自成長為自己的模樣 - 鼓勵探索、允許嘗試

木匠:我心裡有個精心設計的模樣,我要你按照套路有序生長 - 被塑造、受制於父母的格局

作為家長的我們,到底是做園丁還是木匠?值得一讀。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男人帶娃,有一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