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特別有感。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正是父母完善自己修煉自己的過程。這門學問,從簡單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引導,到生涯規劃,都耗費著父母大量的心血。在這個艱鉅的事業面前,任何父母都會遇到無數讓自己頭疼的問題。
小事件1:
兒子放寒假了,他給自己設定了時間規劃表及內容分佈餅圖。這幾天,前後兩次,先是昨晚上,他端著晚餐後的碗碟往廚房走,本意是準備完成自己的“家務”挑戰。沒想到昨天晚餐的盤子還挺油的,加上他從小拿碗端盤的姿勢有一點點問題(總是不託著底兒,習慣用手指去捏著碗邊)結果,還沒走到廚房,所有的碗和盤全部摔倒了地上,全部碎了!
我那時候的第一反應:一股火兒就冒了上來,心裡想著“這個熊孩子,每次叫你手掌拖著碗底兒,你就是當耳旁風!這下好了,全部碎了!”正準備把這兩句脫口而出時,我想起了那句:“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孩子的本意是幫著幹家務,應該多鼓勵他呀!看著孩子當時被嚇一跳,還有點怯生生地盯著我,有點大難臨頭的驚慌表情,我馬上做了調整,,,,,,
我聲音溫和保持堅定,對著兒子說:“馬上過年了,兒子,快喊一句‘歲歲平安’!然後小心地上的玻璃碴子,別扎著自己,你去把掃把和鏟子拿過來,今天的碗都比較油,但是好吃啊!也怪媽媽,剛才應該拿紙巾多擦乾淨再收拾到一起的。"......馬上,我看到兒子的表情就舒緩了,快速跑去拿工具,積極地開始和我一起收拾起來。
小事件2:
今天逛完超市回家路上,我問兒子,今天準備做點什麼家務啊?他一時興起,說“我待會中午給你們做果蔬汁喝怎麼樣!”我和他爸爸都欣然應允,到家後,他開始拿出黃瓜、雪梨、礦泉水、料理機開始準備起來。
我削梨的時候,提醒他放點蜂蜜口感會更好哦,他興致勃勃地拉開冰箱門(我們家蜂蜜是放在側門的)應該是上一次蜂蜜罐子就沒擰緊,他毛躁躁地去拿著瓶蓋就往外提,結果,又聽到一聲脆響,整罐蜂蜜摔碎在冰箱門邊,又是一地玻璃碴子......
我的小火苗騰地一下又蠢蠢欲動了,腦子裡快速想起一副場景“被我臭罵一頓之後,兒子做事情的積極性很受打擊,整個假期他啥也不敢碰了,家務挑戰失敗......”這個念頭冒出來之後,馬上我又控制住了,我笑著說:“知道是要過年了,但你能不能不要每天都歲歲平安?”兒子本來很緊張,還有點委屈,一個勁兒說“那個蜂蜜罐子怎麼沒擰好哦!”
聽我這麼調侃,他也忍不住不好意思地笑起來,我倆繼續愉快地開始製作果蔬汁,當各自端著一杯他的勞動成果喝起來時,看已經完全平靜了,我拿著蜂蜜蓋子,套在另一個杯子上,給他示範了一下,抓著瓶蓋一下子鬆掉的感覺和五指穩穩把著瓶身的對比差異,也讓他重新操作了一遍。
我相信,經過這兩次小事件,堅決忍住情緒,不指責孩子,更多和孩子做朋友,先解決問題,再提煉總結的方式,一定在兒子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不指責孩子,就等於尊重孩子,更是信任孩子,希望這份信任,能夠順利地伴隨兒子即將到來的青春期,平穩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