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贊成這個說法。同時,我們每個家長其實就是釘在起跑線上的起跑器踏板。我們這些起跑器要想穩固,靠的是我們不斷地讀無字之書,拜無言之師。
撰文 | 吳進遠
編輯 | 小賽
最近讀了一個兒童教育公號某某媽頻道中的一篇文章,非常生動地記錄了作者被幾位海淀家長“碾壓”,“狂虐”的故事。除了“東羅馬帝國”,“孔雀王朝”,“孩子上小學前一定要明白核聚變原理”這些詞語和句子之外,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這麼一個場面:
說到奧賽,這四個海淀中年老父老母親,居然還興奮得像中學生一樣,清華爸爸隨手扯了張餐巾紙,給大家出了一道奧賽題,沒想到他們幾個還衍生出多種解題思路。
這幾十個字,資訊量很大,也許所謂“碾壓”,“狂虐”的原因,就藏著其中。成年人應該繼續學習,多數人都同意,但這似乎又是句無比正確的廢話。遇到實際,人們潛意識中仍然認為學習僅僅是孩子的事,自己管掙錢做飯,把孩子餵飽就行了。
我在工作單位經常接待公眾訪客參觀,華人家庭都很重視孩子教育,家長開車很遠送孩子來。但對參觀的科學內容很多家長覺得聽不懂,沒有興趣。還有過學生參觀,帶隊老師在大廳坐著刷手機的情形。相比之下,美國家長自己對科學內容感興趣的程度就要高得多,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差距。
成年人的繼續學習,並不一定都要扯張餐巾紙來做題,但是對於知識,卻一定要像中學生一樣興奮。其實,不論對於中學生還是成年人,對於知識,都應該有一種興奮,好奇,如飢似渴的熱情。成年人的繼續學習,實際上應該遠遠不限於讀書,而應該是時時刻刻向實際學習,讀無字之書,拜無言之師。
這種讀無字之書,拜無言之師,不僅提高家長自身的知識水準,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樹立了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們的將來。同時,這樣與孩子一起學習,很有可能會對孩子提高學習成績,起到現實的作用。
錢去哪兒了?
經常能夠聽到有的朋友,痛心疾首地檢討自己看手機沉迷上癮,浮躁,碎片化閱讀等等,但就是改不了。當然,看手機上癮確實應該改,但碎片化閱讀也是閱讀,總比不閱讀好。關鍵是要從閱讀中得到營養,除了要尋找有營養的內容閱讀,更重要的是把閱讀到的內容,不管有沒有營養,都分解消化成為有營養的。
我自己也刷手機,前一陣,刷到網上流傳了一個雞湯段子:
思維很重要!某同學為了證明錢縮水,做了一道題,把數學老師逼瘋了!
這是個高階數學題:
求證:1元=1分
解:1元=100分=10分×10分
=1角 ×1角=0.1元×0.1元
=0.01元
=1分
證明完畢。
數學老師哭了!因為,毫無破綻。稀裡糊塗地錢就沒了。
這個段子還挺長,還煞有介事地講“老闆思維”如何,“網際網路思維”如何。我開始以為就是大家逗逗樂,不用認真,但後來才感覺有些轉帖的網友真的以為是“毫無破綻”。因此,有必要認真聊聊這個事情。
記得看到過一個學物理的同學在網上說,談論資料不說明單位都是耍流氓。這個話雖然有點過激不雅,但道理是對的。
大多數物理量都是有單位的,這些單位與數字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資料。在做物理題的時候,大家都會套公式,當物理量代入這些公式時,在本質上我們是把數字與單位一同代入的。從資料到結果,這些單位始終存在,既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隨意改變或丟棄。上面雞湯段子的問題就是胡亂增減單位,家長讀到這段,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物理量單位的重要性。
大多數情況下,物理量的單位是一個乘數,它與物理量的數值是乘在一起的。一般來說,不同的物理量有不同的單位。因此,物理公式中互相相加的物理量必然是同類的物理量。而在實際運算時,必須將這些物理量的單位轉換成統一的單位才能相加。
比如某農家有耕地3畝,房屋宅基地400平方米,要想計算他家的佔地總面積,就必須將兩個面積的單位統一,或者都換算成畝,或者都換算成平方米。
又如我們把一個220歐姆的電阻與一個2.2k歐的電阻並聯,其阻值為:
R = R1*R2/(R1+R2)
=220歐*2200歐/(220歐+2200歐)
=200歐
其中在做分母中的加法前,必須將R1與R2的單位統一。
在物理量的單位是一個乘數的情況下,不同的物理量之間是可以互相乘除的,這些乘除在一起的單位往往組合成一個新單位。比如(公斤*米/秒^2)是一個力的單位,名為牛頓(N)。而(牛頓/米^2)是壓強單位,名為帕斯卡(Pa)。
在很多情況下,需要轉換的單位之間是百千萬這樣的簡單比值,這種情況下,只要將數值部分的小數點相應移動即可,如:
2.2 k歐 = 2200 歐
75 cm = 0.75 m
不過也有不少需要認真做個乘法的單位轉換,比如:
12 (公斤力) = 12 x (9.80665 N)
1.4 (大氣壓) = 1.4 x (101325 Pa)
有的物理量的單位不簡單地是一個乘數,而是隱含了這個物理量0點的資訊,這種情況下,單位換算要格外留心。我們學過的溫度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日常生活中,我們多使用攝氏度(°C)這個溫度單位,但在討論理想氣體的熱脹冷縮時,我們就必須使用絕對溫標(K)。它們之間的轉換關係是:
T(K) = T(°C) + 273.15
除了攝氏溫標,很多國家日常生活中還使用華氏溫標,他們之間的轉換關係是:
T(°F) = T(°C) × 1.8 + 32
這種情況下作單位轉換時,就需要又做乘法又做加法。
不過,如果我們換算的溫度值是一個差值,就只需要做乘法而不能隨意亂加32這個數。比如攝氏溫度從10°C 變到11°C,增加了1°C,華氏溫度相應從50°F 變到51.8°F,增加1.8°F。
有個在新聞報道中出現的笑話。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有的新聞媒體為了方便使用華氏溫標的受眾,在這兩個溫度值的後面加了括號,寫成:2°C(35.6°F)和 1.5°C(34.7°F)。這些記者估計就是把攝氏度的數字敲進谷歌單位換算,壓根不管這個數字是不是差值。
物理單位裡面的學問非常大,不小心也很容易混淆。不要覺得孩子今後反正搞文科,半懂不懂也不要緊。大家已經看到了前面這則誤導受眾的新聞,也看到了那個喜感滿滿的雞湯段子,大家不想讓孩子今後成為這類作品的作者吧。
唱出電話號碼的名偵探
既然大家整天捧著手機,我們就再用手機做個實驗。打電話要撥號,按下號碼鍵時,電話裡會傳來很刺耳的尖叫聲。按下不同號碼鍵,尖叫聲也不同,電話交換機系統通過這樣的尖叫聲,來傳遞撥號資訊。
電話號碼按鍵用的是雙頻訊號(Dual-tone multi-frequency signaling, DTMF)來傳輸撥號資訊。按下一個鍵,電話就會產生上圖相應的行列裡兩個頻率的聲頻訊號,互相疊加輸出。
怎樣才能直觀地看到這兩個頻率呢?我在手機上下載安裝了一個叫Spectrum View的APP,用這個軟體可以對聲頻訊號做頻譜分析。
我們用另一個手機產生撥號音。為了避免撥錯號打擾他人,比較好的做法是撥通一個自己家人的電話,然後再做撥號音測試,(這樣總共需要三個手機,正好是一個全家的親子活動)。
按下一個鍵,比如 1 ,我們得到這樣一個頻譜,每個尖峰對於一個頻率成分。
按下 8,得到這樣一個頻譜。尖峰的位置不同了。
由此可見,撥號音確實是兩個頻率的聲頻訊號疊加而成。不同的號碼,對應不同的頻率組合。
如果我們把頻譜分析軟體設定成譜圖顯示模式,然後逐次按下 1 到 9,以及 *,0,# 這樣12個鍵,就可以得到下圖。
這個圖中橫座標是時間,縱座標是頻率,頻率成分的強度用顏色來標示。我們可以看出,在每一橫排三個鍵中,對應三個縱列的三個高頻成分1209Hz,1336Hz 與 1477Hz逐個出現。而對應於四個橫行的四個低頻成分,在四組按鍵過程中逐步增加。
經過這樣一個實驗,我們就真實地見到了撥號音,確切直觀地了解到了撥號音的組成。
現在,我們假設自己是當年設計撥號音的工程師,進一步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每個號碼要用兩個頻率,而不是一個呢?
可能我們最容易想到的一個原因是防止誤操作。如果撥號音是單頻率的,那麼一個歌唱家拿起電話唱一通歌,就有可能接通一個電話。
(圖源:《名偵探柯南:戰慄的樂譜》)
而使用雙頻訊號系統,通過唱歌撥打電話就很不容易了。偵探柯南必須和一位女高音一起合作,才能用唱出電話號碼。從這個角度看,編劇讓他們一起陷入困境,除了藝術上的考慮,還有科學上的原因。如果我們開開腦洞設想一下,只有偵探一個人陷入困境該怎麼辦呢?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唱“呼麥”。呼麥演唱家可以一個人同時唱出兩個音調來。當然,這樣的偵探就太超天才了。
當然,採用雙頻訊號,一個顯著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需要生成與識別的頻率的個數。現在這個方案共有四個低頻與四個高頻,對應於四橫行與四縱列,可以支援16個按鍵(當然現在很多電話只用了三個縱列共12個按鍵)。而如果使用單頻方案,就必須生成與識別16個(或12個)頻率。在幾十年前,積體電路密度很低的情況下,處理十多個頻率是不很方便的。
另外,大家還可以看到,所有這些頻率之間都沒有整倍數的關係。具體講,所有橫行低頻頻率的二倍頻,都與縱列對應的高頻頻率有足夠大的差別。躲開整倍頻的關係有什麼好處呢?好處是可以防止另一種誤操作。
通常一個物體在週期性振動時,存在多種頻率成分。比如作者發出的一個拖腔,頻譜如下圖所示。
在頻譜中的這些尖峰,對應於基頻和它的整數倍頻。自然存在的大多數聲源都有這種倍頻成分。而電話系統有時會有一定的非線性失真,這種非線性失真也會使單一頻率的正弦波變形,從而生成多種倍頻成分。
因此,在我們設計雙頻訊號所使用的頻率系列時,避開整數倍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沒有簡單整倍數關係的兩個正弦波往往非常難聽刺耳。
無字之書與無言之師既然是無字無言的,就不太會主動提供給我們資訊。有很多時候,要我們去動手實驗,才能從中獲得知識。
這些知識往往存在於世間各個角落,家長要有發現的目光,隨時指給孩子看,這樣孩子也會養成敏銳的觀察習慣。
湯勺和魚缸
比如去逛雜貨店,不鏽鋼湯勺就是一個很好的光學儀器。正面是凹面鏡,背面是凸面鏡。可以讓孩子看看反射的成像,想想和物理書裡講的是不是一樣。
想買條魚回家做湯,到海鮮部去一看,養著生猛海鮮的魚缸,前部的透明塑料是向外凸的。
那裡面的魚和龍蝦放大了不少,當然海鮮是論斤賣的,但至少魚缸裡的海鮮賣相好了不少。這算不算凸透鏡的應用?
假設我們懶得自己做飯了,去餐館吃飯。餐館裡也經常能看到魚缸,有時是養生猛海鮮,但也可能是養觀賞魚類。在魚缸前仔細看看,就能發現魚缸的側壁反射率相當高,像鏡子一樣。
我們知道,這是全反射現象。金魚身體發出的光,照射到魚缸側壁,當入射角大於水與空氣介面的臨界角,光就會全部反射回來。這似乎看不出有什麼奇怪。
不過,我們仔細看看,在照片左上部有一個彩色的光弧,這是什麼呢?如果把手機靠近魚缸前面的玻璃,則這個光弧可以拍攝得更清楚。
我們知道,水的折射率是1.33,對應的臨界角為48.8度。由於這個臨界角大於45度,從魚缸側壁射入的光線,有可能從前壁射出,這樣我們就可以“看穿”魚缸的兩個直角玻璃壁圍成的空間。我們利用下圖說明這個性質。
設想魚缸外的光線從A處射入魚缸,經過折射,光線照到B處。只要光線的入射角足夠大(對於水和空氣介面,這個角度範圍為61.3到90度,請讀者自證),光線到了B處的入射角就會小於臨界角(48.8度),從而射出魚缸。在B處的觀察角如果大於61.3度,就可以看到透過來的光。反之如果觀察角小於61.3度,則只能看到魚缸側壁全反射回來的光。
透過光與全反射光的分界,對應於在A處內壁的臨界角。水是有色散的,因此不同波長的光,其臨界角也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分界線是彩色的。另外,魚缸的前壁是用厚玻璃做的,這個彩色的臨界角分界線會在玻璃的兩個表面來回反射,這就使我們看到多個彩色的分界線。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這個分界線是弧形的?這和彩虹為什麼是圓弧形道理是類似的。我想,還是在此處略去1000字,留給大家討論吧。
如果增加折射率,則臨界角變小,當臨界角小於45度時,就沒有這種“看穿”現象了,而臨界角45度時對應的折射率是1.414(根號2)。
所以,如果用乙醇來養魚,就照不出上面的照片了。
月牙與日食
向無字之書與無言之師學習,有個很重要的方法是向自己提問,把自己問住。這樣才能對司空見慣的事物去深思熟慮,從中獲得更深刻的理解。這個方法,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科研工作中也經常用到。
我們大家都知道,月亮每個月圓缺變化一次。這是由於,太陽只能照亮月亮的半個球面,而我們在每個月中的大部分時間,只能看到一部分亮的球面和一部分暗的球面。比如在新月的時候,可以看到下圖這樣的景象。
而另外一種天文現象日食,雖然不是經常發生,但很多人在一生中可能會見過至少一次日偏食。日食是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將太陽遮擋造成的。
在比較深度的日偏食發生時,太陽看上去似乎也有點兒像月牙。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憑什麼認為,日食形成的機制是月球遮擋,而月牙形成的機制是月亮半亮半暗呢?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但我們為什麼要認可科學家說的呢?
我們可以不可以開一下腦洞,把這兩個機制對調一下?比如我們想象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有個煤黑無光的衛星,每個月把月球遮擋一次,從而出現月亮的圓缺變化。而對於日食,我們可以想象太陽只有一半是燃燒的,另一半是黑的,日食的時候,黑的這面轉到了面向我們。
這個奇怪的理論當然是錯的,但為什麼是錯的呢?僅僅是由於和科學家說的不同並不作數,即使科學家來了,也必須告訴我們為什麼是錯的。
我們可以有許許多多的論證,來說明前面這個理論是錯的。但最有力的一個論證方法是通過觀測結果,來證偽這個理論。我們前面的兩個照片本身就是觀測結果,但僅僅看這兩個照片,似乎看不出我們這個理論有什麼不對。這就需要我們獲得更多的觀測取樣點。比如在有光面積比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進一步比較月相與日食之間的差別。
從這兩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出二者的顯著不同。當然,我們在對此作出科學論證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寫上一句“你看”就完了,而應該用數學語言把我們看到的情景描述出來。
月亮上的明暗分界線是空間中的一個圓,這個圓與月球有一個公共的直徑。而日食裡的明暗分界線也是一個圓,但這個圓與太陽並沒有一個共同的直徑。這樣兩種明暗分界線,分別與半球亮半球暗以及圓球遮擋相互自洽,而不是相反。所以,科學家說的確實是對的,但我們並沒有盲從,而是通過我們自己的觀測與思考,把問題想清楚了。
人們經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贊成這個說法。同時,我們每個家長其實就是釘在起跑線上的起跑器踏板。我們這些起跑器要想穩固,靠的是我們不斷地讀無字之書,拜無言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