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該怎麼拯救你,我怕生害羞的孩子

嘟嘟3歲了,在家就像個小話癆,嘴巴嘟嘟啦啦說個不停,就算沒人和她說,她也能自言自語好半天。可到外面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見到不熟悉的人或進入新的環境,嘟嘟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拉著我手、躲藏在我身後,別說吱聲了,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感覺好丟人,每次都得厚著臉向別人解釋“嘟嘟有些怕生”來緩解尷尬氣氛……糖豆媽,我想問問對待這種怕生的孩子,該咋處理才好呀,真的不想讓孩子一直都這樣——糖豆媽。

在家是條龍,嘴巴像把機關槍,突突突突說個不停;在外是隻蟲,嘴巴緊得像蚌殼,半天嘣不出來一個字!想必這是每個怕生害羞的孩子在現實狀況中的真實寫照吧……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後,做家長的難免會被困擾,而我也不例外,曾經因為糖豆怕生害羞的問題沒少焦慮煩躁。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舉止大方得體有禮貌,成為一名“會說話”的小外交家。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據最新研究發現,怕生害羞是會遺傳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假如父母中有一方比較怕生害羞,就會把“怕生害羞”的基因傳給孩子。

硬推要不得,潛移默化才是硬道理

“那是不是孩子遺傳了怕生害羞基因後,就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這樣的性格了?”有些家長可能會這樣問。

這倒也不是,決定孩子性格的除了“基因”外,也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就像有些成年人一樣,雖然他們性格天生怕生易害羞,但他們透過一些社交技能,也可以彌補自己在社交中內向怕生的表現。

而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怕生易害羞的人,我不喜歡被人關注、也不敢在人面前表現自己,哪怕老師提出能為期末成績加分而我也都會的問題,我都不敢站起來回答;甚至是媽媽出門讓我買個麵條,我都可以繞遠路只為了避開同村的人……

如果可以,我甚至願意連吃一個月的大米不換樣兒,也不願意出門見人買麵條!當時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為了“鍛鍊”我,硬是逼著站我在街邊向人問時間,問到了便可以回家,而臉紅到耳邊的我,愣是站到了天黑,也沒開口問出時間來。

後來到異地他鄉的大學,我才學習到了一些真正有用的社交技巧,才能逐步在社交生活與自己舒服圈之間找到平衡。

在被糖豆怕生害羞問題困擾之初,每當他有怕生的情況出現時,我就總會對他說:“沒關係啊,去呀”,這樣說了好一段時間後,我發現糖豆怕生害羞的問題非但沒有得到絲毫的改善,甚至因為他的慫樣我很是來氣,嚴重地影響到了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越來越糟糕的情況告訴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之後我開始靜下心來去思考,當小時候那個格外怕生害羞的自己浮現在腦海中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糖豆需要的,不是動動嘴說出來的那些話,而是用實際行動去引導他在自己性格範圍之內舒服地與人社交。”

就像糖豆之前去小區旁的小公園玩兒。假如沒有見到他熟悉的玩伴兒,他就會一直躲在我身邊,要不自己玩兒,要不拉我陪他玩兒,從不敢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之前我都是告訴他:“去呀,你可以找他們一起玩兒呀”,可結果我越這麼說糖豆就越不敢邁出那一步,反而往後縮得更厲害了。

經過那段反思後,我沒有再著急推著他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兒了,相反,我會先陪他玩一會,之後我會在談話中不經意向他建議:“挖好這個洞需要好久,僅僅靠我們兩個恐怕有些做不到,你看要不要把多餘的鏟子分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讓他和我們一起挖這個洞呢?”

在我建議後,糖豆有時會主動把鏟子分享給小朋友一起玩兒,有時他也會猶豫,這時我就會慢慢參與到那個小朋友的活動中,糖豆看到我在另一個遊戲中,也很自然、容易地融入進來,等他逐漸開啟自己,能以舒服的狀態進入與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後,我才慢慢退出來看他們玩兒。

所以,一上來就硬推孩子出去,對怕生害羞的孩子來說並不是幫助。我們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去慢慢適應,等他覺得“舒服了”再引導他去融入。

而對於沒有掌握相應的社交技巧而怕生害羞的孩子,我們做家長的也可以幫他一把。比如,孩子不知道怎樣和不認識的孩子交流、一起玩兒, 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融入的理由(我們做不到,需要找幫手;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難了,我們一起去幫助他吧等等)。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引導

糖豆之前會主動給自己認識的人打招呼,甚至是對自己的玩偶,也經常會說Hi,可一旦遇到陌生的人(爸爸媽媽的朋友等),哪怕是別人主動給他打招呼,他也會迴避別人的目光,快速躲閃到我的身後。

雖然這種局面會讓我很尷尬,但我也能清楚地知道:只尷尬沒有用,亂著急也沒有用,強迫孩子迴應他人更沒用,唯一能起正面效果的,就是言傳身教——遇到糖豆不熟悉的人,我不著急先讓孩子打招呼,相反我會先給朋友打招呼、熱聊幾句。

就是這樣的小小舉動,孩子不僅能從中感知到“這是媽媽的好朋友,她們聊得很愉快”,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糖豆對“陌生人”的焦慮感;還能透過我的演示,知道該怎麼和他人互動溝通。有時候做家長的說100遍該如何如何去做,也不及親身演示給孩子1、2遍來的效果好。

在與朋友熱聊幾句後,我會再介紹糖豆,有了之前一段的焦慮緩衝,糖豆就沒有那麼的怕生了,雖然有時也不會開口迴應,但最起碼沖人微笑、揮個手等基本禮儀是會有的。看到我親身示範地多了,糖豆再見到陌生人就沒那麼慌張侷促了,甚至在一天早晨上學的路上,糖豆竟主動給另一位送孩子的家長問了個“早上好,XXX奶奶”,當時可把我這個老母親給激動壞了!

正確解讀“害羞”這個中性詞

“我也想慢慢引導呀,可週圍總會有人當著孩子的面說他太怕生害羞了,搞得孩子更怕生了,這種又該怎麼辦呢?”有家長可能會這樣問。

不可否認,有些父母原本是不想給孩子扣上“怕生”“害羞”的帽子的,可奈何不了周圍人會對孩子做出“壞”的評價,更甚至他們會打著“鍛鍊孩子”的旗號去強迫孩子做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對此,我們可以這樣回擊:主動向孩子談論“害羞”這件事,讓孩子明白,“害羞”其實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當然,在你決定要這樣做之前,一定要注意這兩項:

自己真心覺得“害羞並不是什麼壞的性格”分享孩子身上的其他閃光點,轉移他人在孩子身上的關注點

比如,當和朋友一起吃飯,糖豆有些害羞時,我會說:“糖豆突然見到這麼多叔叔阿姨會有點害羞,但他很喜歡和大家一起出來吃飯,並且他已經能自己進食不撒飯菜了呦~~”

如此一來,大家的關注點就不會集中在他沒有和人打招呼上了。而這點,也能讓糖豆真正地感受到:“媽媽並沒有因為我的怕生害羞而不喜歡自己,相反,媽媽知道我身上其他的閃光點,我仍是她的驕傲”。

結語

我們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我們曾經和孩子一樣,是個怕生害羞的孩子:

當小時候我在陌生的人群中怕生得面紅耳赤時,我多麼希望爸爸媽媽能抱起我,溫柔地告訴我“不要怕,有爸爸媽媽在”;當只有我這個怕生害羞的孩子被他人冷待時,我又多麼希望爸爸媽媽能告訴我“不是隻有性格外向才有人喜歡”;當他人左一言右一語當著爸爸媽媽的面說“孩子太怕生可不行”時,我多麼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告訴我“不管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她依然愛我”。

當你為孩子的怕生害羞焦躁時,不妨換位思考一下,想想曾經那個無助的自己、想想自己如果是孩子又會如何地窘迫。

“害羞”並沒有什麼不好,它只是形容性格的一箇中性詞,只能根據“語境”來判斷它的褒貶。但“害羞”最終會被孩子怎麼看待,關鍵是在於家長如何去解讀、引導的,而解讀與引導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則是不斷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了。

最後,願每個怕生害羞的孩子都能被世間溫柔相待~~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乾飯人指南:張若昀天天不重樣為嬌妻做孕婦餐,我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