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個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很多彎路、才能在大路的平坦裡展望過去,有些人在走彎路里可以捎帶欣賞沿路風景,有些人卻在挫折多變的路況裡喪失鬥志、甚至被完全戰敗,當我們真正理解挫折的時候,發現已然踏上了母親當初所勸導的話:

“你要好好學習,不然以後會很難找工作”

“你要做個誠實的小孩,不然未來誰會跟你做好朋友”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堅持的話哪能看到彩虹?”

小的時候,聽母親說這些話總覺得很刺耳、很煩躁,待長大後才知道母親的勸導有多實用,所以到了自己孕育子女的時候,往往都會在體驗過後在教育方面更急切一些,尤其在優生優育的對比下,現代化父母的教育不僅急切、在要求方面還非常精緻,比如那勵志不輕不重的科學育兒,讓家長們的育兒之路走得格外戰戰兢兢,同時也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就走上了彎路。

父母教育精緻一些、包括科學教育好是好,但再好的教育也是有“時效期”的,孩子們長大後就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那個時候的他們不希望被父母管得太嚴,彼時也是體現家長平時教育的時刻了,良好的教育不分幼兒、也不分青春期、更不分成年時期,只要父母的一顆修養之心尚在影響,相信孩子這顆果實也必定在不久後在光明裡成熟。

曾經在公園看到這樣一幕:

一群孩子在樹蔭下的人造沙灘玩沙子,儘管有樹蔭納涼、但炎炎的烈日也阻擋不住孩子的熱情,而旁邊的實木凳子上坐滿了等候的家長,大概由於天氣太熱的原因、周圍堆積了很多礦泉水瓶,本來以為這些礦泉水瓶最後都能由各自的主人安置歸處,沒想到最後被一個大概7、8歲的小姑娘捎走了。

想到這一幕,您是否會覺得這個小姑娘家裡面是撿破爛的?說實話,當時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就曾懷疑過,不過從小姑娘的穿衣打扮、隨身攜帶的名牌滑板車,包括旁邊媽媽的落落大方氣質,很快就否決了這種想法,在短短的幾分鐘裡看到了祖國未來真正的花朵在綻放。

後來,在臨走的時候小姑娘還專門把沙灘周圍能帶走的垃圾都帶走了,一邊收拾的時候還一邊說:“媽媽,我們把這些垃圾都帶走吧,這樣就可以幫助那些環衛工減輕負擔了”,這樣的善解人意真的很難想象是出自一個8、9歲小姑娘之口,不過和女孩的媽媽簡單交流之後才知道,原來每一次外出的時候都有帶走垃圾的習慣、久而久之女兒也就學會了。

都說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會教育”的父母,這句話說得貼切又實在,孩子的教育從來就不是悟懂、也不是棒打下的效果,只有父母以身在先、才能有孩子的模仿傳承在後,這是因為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創造者,還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那麼家長就首先要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只有良好的榜樣式樹立才能結出絢麗的果實。

實際上,每一位家長對自家孩子的教育都是有“保質期”的,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保質期會變短,若小不教些好習慣,等長大後比家長都高出一個頭,想教都教不了了!

也就是說想要玉琢成器、那麼家長就要在教育方面多費心思,尤其是以下幾方面習慣一定要從小養成:

1、責任承擔-從日常家務活開始

一個優秀的孩子、一段成功的故事,除了優秀的天賦和積極向上的努力之外,承擔責任也是特別重要的標位教育,一個懂得承擔責任的孩子哪怕是離開父母之後,在做事情方面也有著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和技巧,有責任的孩子在做事情方面也通常很有主見和方式,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責任感培養一定是來自於父母平時的教育態度。

而培養一個孩子的責任感承擔,建議家長們從生活大、小事的家務活培養開始,家務活可以讓參與者感受到勞作的成就,也可以在分擔裡展現一個溫馨之家的責任與美感,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家務活的參與,爸爸媽媽平時可以把家務活當成“遊戲”來進行。

比如收拾玩具的整理家務活,這個時候若單一化的整理可能會讓孩子犯懶,若我們跟孩子一起玩“大、小分類”的整理遊戲,孩子收拾小類玩具、家長收拾大類玩具,在分類的家務活整理裡既可以培養孩子的整理觀念、又可以提高孩子的秩序和分類感。

2、做事主見-從有方式的鼓勵開始

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而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一定要做到因人而異,不盲從就是培養孩子做事主見的主要標杆影響,小紅是個做事情非常有主見的6年級小學生,每次一堂下來都堅持做筆記,這份堅持也為她的學習做了很多錦上添花。

關於小紅做事主見的背後,老師和其他家長都誇這個孩子好學心強,實際上並非是如此、而是小紅的背後有一位“會鼓勵”的母親,可能很多人對此甚是不解,鼓勵孩子嘛easy,實際上鼓勵孩子也是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巧和不同的結果。

有一次,小紅回家後不想閱讀、也不想做錯題彙總,她嘟囔著嘴巴對媽媽說“我們班裡的同學回家就寫作業,沒有閱讀、也沒有做錯題彙總,我為什麼要做呀”,小紅媽媽聽到後蹲下身子對女兒說:“這就說明咱家女兒棒棒噠,所以你的學習才一直穩居前者呀,難道你不享受老師的誇讚和同學的羨慕嗎”?

小紅聽聞後,美滋滋地接著閱讀、把錯題彙總......

3、積極學習-從尊重和信任感開始

從人性的好奇角度來說,每個人包括孩子接受到新事物的時候都是非常新奇的,他們面對學習和新事物的探討都抱以開闊的眼界去應之,不同的是一路上所經所歷讓他們的眼界發生了改變,而這份經歷的眼界改變通常都是來自於父母的影響力,有些家長在孩子學習受到打擊的時候喜歡語言吐槽,希望孩子能夠在父母的指錯裡認錯、改錯。

但孩子在迷失方向的時候,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導和關懷、而不是棒頭一喝地批評責備,想要孩子報以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那麼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的探究和好奇態度,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鼓勵、開導,在孩子對學習枯燥乏味的時候要相信孩子對學習態度,不要去過急給孩子下定論、立標籤。

多問孩子“你遇到了什麼困難嗎?能不能分享出來爸爸(媽媽)幫你參謀參謀”,比“你這孩子有什麼事不知道說出來嗎”更讓孩子有分享態度,因為前者的徵求和詢問讓孩子看到了父母丟擲的尊重和信任感,而後者則充滿著緊張與斥責情愫,這些情緒往往讓孩子“不敢開口”。

所以說,教育孩子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和態度,不管是責任承擔、做事主見,還是積極學習,這些都是教育孩子裡的尊重,也是玉琢成器裡的磨刀不誤砍柴工!

9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你真的是在愛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