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孩子要爬的時候,大人嫌地上髒,怕地上涼,孩子肚子不舒服,而特別熟練地爬是孩子走路的基礎。

當孩子要走的時候,大人擔心孩子摔倒,就抱著孩子或緊緊地拉著孩子,而因為走不穩摔跤是走好路的基礎。

現在是不髒了,是不摔了,但孩子走路走得晚了。

代替孩子做事情,就是剝奪了孩子的能力成長。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誠然孩子學會走路晚幾天沒有關係,因為他們終究會走路。但這是成人的態度,而且是一貫引導孩子的方式,而且當孩子,能力明顯弱於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很可能得到的就是指責、比較。

不要代替孩子做事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放手,讓孩子成長起自己的能力。

我一直在思考,性格非常好的孩子,心理力量為什麼比較弱呢?

一直沒有找到原因,我們代替孩子做了所有的事情,拿走了她能力成長的機會,也拿走了她的心理力量。

生活上的替代,帶走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生活能力,其實帶走的也是孩子的心理力量。同時,生活處理不好的孩子,孩子的情緒狀態,交友情況都不太好。

養育孩子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放手,讓孩子成長起自己的能力。

給孩子傳遞的一個資訊是,老師接納你這樣的情緒。等到孩子平復情緒以後,這時老師需要做的事,從小男孩那裡瞭解事情發生的原因,讓小男孩自己描述為什麼哭?老師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抱孩子,就去給情感的安慰。

剛開始孩子不願意去描述原因,只是說我想媽媽了,後來慢慢的就告訴了苦的真實原因,孩子面對了困難的事情,才能夠解決這個事情。

接著老師的引導是,如果面對這樣的事情,你該怎麼做?來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自己就會去思考,有時候老師也會去協助孩子來進行思考,給孩子輸入一些成人的間接經驗。

慢慢的小男孩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哭的次數也少了,據理力爭的情況多了起來,明顯能看到他的心理力量在提升。

不代替孩子的情緒發洩,只是接納;不代替孩子解決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思考怎樣解決問題;不代替孩子成長能力,引導他們多去練習。

如果這樣做了,你會發現孩子的成長一日千里,時時帶給你驚喜“放手,讓孩子成長起自己的力量”。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賣貨200萬又怎樣?都抵不過孩子這個舉動對我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