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喝沒結賬的水,是不少父母曾經都做過的一件事。
要說孩子們平常都喜歡幹什麼,相信逛超市肯定是其中一個答案,看著琳琅滿目的零食飲食,孩子彷彿置身天堂般一樣興奮。
不過帶孩子去超市,父母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孩子總是喜歡到處亂碰,亂摸,很有可能就會闖禍,或者是看到一樣東西就想直接吃。
一般的零食父母可能就讓孩子忍一忍了,但水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給孩子喝,而這就有引發矛盾的風險。
一天,撒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去逛超市,給家裡囤一些菜和零食,在買東西的時候,兒子口渴了,撒女士就隨手拿了一瓶小雪碧給兒子,自己繼續逛街。
結果一個沒看住,兒子就都喝了了只剩下一個空瓶,撒女士無奈但也沒覺得有什麼,就拿著空瓶去結賬了。
但沒想到超市的工作人員在看到空瓶後要求撒女士十倍賠償,撒女士解釋了一通後工作人員態度還是很強硬。
看到周圍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後邊等待結賬的人還一堆,撒女士好面子的沒再繼續糾纏,十倍賠償後就走了。
撒女士雖然賠償了,但並沒有覺得自己有錯,越想越生氣,後悔自己為何不據理力爭一下。
生活中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僅僅孩子,有些成年人口渴時也會這樣,那麼這種情況到底該罰嗎?支持者:該罰,沒結賬就喝相當於“偷”支援該罰的人認為,沒結賬的東西就不屬於你,擅自開啟食用和“偷”沒有什麼區別,不管出於什麼情況,都要先結賬。
再者誰能保證都是誠信的人,如果都能先開啟後結賬,那就一點規矩都沒有了,超市的利益誰來保證。
反對者:口渴是大事,特殊情況需理解。反對該罰的人認為口渴是大事,比飢餓更難受,尤其是孩子根本忍不了,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如果不是真的渴,誰會沒事開啟來就喝呢,再說了又不是沒結賬,既然結賬了,那就代表有誠信,這怎麼能罰呢,欺負老實人麼。
各有各的道理,到底是先喝還是先結賬都是一種交易習慣,不能說先喝就不對,但也不能說對,就看自己怎麼做,或超市怎麼規定的。
如果超市已經規定不能先喝後結賬,如果觸犯了被懲罰也是正常的,但要是超市沒有規定,多倍賠償可能就不太合理了。
不過這畢竟不是什麼好事,最好能避免就避免,尤其是帶孩子的寶媽,更要注意。
寶媽該如何避免孩子逛超市時口渴要喝水呢?1)提前給孩子喝水
父母在帶孩子進超市之前可以先給孩子喝點水,這樣在不吃東西的情況下,孩子是不會渴的,尤其是孩子想喝飲料,那就更不是渴,而是饞了,父母與之溝通後拒絕就可以了。
2)與孩子商量先結賬再喝
如果孩子真的渴了,父母可以根據情況決定,如果馬上快逛完了,父母就和孩子商量忍一下,等先結賬再喝,一般情況下除了熊孩子都會同意的。
如果還沒開始逛,父母可以先到收銀臺去結賬,之後再將水存到櫃子裡,雖然麻煩了一點,但卻能給孩子建立很好的規則感。
3)出門自己帶水
很多寶媽帶娃出門時都習慣性的自己帶水,供孩子隨時喝,這種習慣非常好,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寶媽不用帶包,不然到時候逛超市還要封起來,可以讓孩子自己將杯子跨在身上,既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減少發生先喝水後結賬的矛盾。
帶孩子時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在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避免一些不正確的事情,給孩子建立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