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明義,道理要講。但如何講,大有學問。
你用自己的方式,或用成年人的方式和一個孩子講道理,多半是一廂情願,適得其反。
下面Ben嫂就個人觀點,談談如何給孩子“講道理”。
小孩死命說 “不”,是否常讓你抓狂?當孩子無法有得體的表現,是否讓你尷尬不已?不過是養了個孩子,日子怎麼過得比打仗還累?其實,這些問題的癥結點都在“溝通”。想培養理性溝通的聰明孩子一點都不難,只要依幼兒的性情找對情緒出口,就算是3歲的小小孩,也能自信溫和地講道理。
幼兒的“歡”不是“歡”,幼兒的“怒”也未必是“怒”
在寶貝逐漸成長,越來越會說話的同時,頂嘴、不講理、不說話的狀況也隨之增加,明明可以好好說的事情,到最後總會演變成家庭角力戰。
這並不是幼兒們難搞,而是因為孩子們不懂得該怎麼說。很多長輩誤以為小孩子“歡”是正常的,學齡前的霸道與不善言辭,長大後就會好。但是同樣年紀的孩子,為什麼有的說起話來邏輯清楚、條理分明,有的卻是咿咿啊啊、不知所云,甚至連收個玩具都要大哭大鬧?
當下的幼兒教育普遍著重在智力與才藝,但學習過程中,常常只有“學”沒有“想”,更加缺乏“思考過後的表達”;
在忙碌的生活壓力下,照護者也較無暇對幼兒進行引導式教學,使得幼兒除了智力發展外,對於表達、面對困難、情緒處理等能力都顯得不足。
如果能讓幼童透過練習,用良好的EQ和清楚的語言去好好表達,學會理性對談,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間的僵局,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未來道路,也將提供不小的幫助。
懂得溝通是處理問題的金鑰
溝通能力良好的人,能在交錯的人際網路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而若同時具備有“說故事”的能力,則將讓溝通內容更有魅力,事半功倍。利用故事情境反覆練習,幼兒也能建立起用良善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養中,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情緒沒有對錯,只有反應時的恰當與否。
訓練幼兒在合適時間、對合適物件、說合適的話,發展溝通技能,是父母的重要功課,不僅可以減緩親子間的衝突,更能有效拓展幼兒社交圈。
如何引導幼兒好好說—基礎篇善於溝通指的不是能言善道、演講或朗讀比賽,而是懂得判斷、懂得因環境修正說話內容、懂得在危機時收斂、在機會來臨時表現,不論是活潑或是內向的孩子,都能在關鍵時刻用溝通來展現自己。愛說,不等於會說;安靜,也不等於畏縮。
但該如何引導小朋友好好溝通呢?分享一下對我家大卷非常有效的方法:
①適時暫停,讓情緒冷下來當情緒上來時,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很難聽進勸戒的話,此時應該叫個暫停,讓雙方冷靜一下。面對大哭大鬧的孩子,可以將他帶去一個較為獨立的空間(譬如房間裡),讓他盡情宣洩情緒,而大人則利用這個分開的時間,收拾自己的情緒。
當然,小小孩很難在一開始就理解自己被帶進房裡的原因,為避免孩子將暫停誤解成被處罰,家長在暫停時間的關懷與引導就很重要。
家長可以在關門後1分鐘進房,溫柔的詢問孩子:“你還需要一點時間嗎?需不需要喝水呢?”如果孩子情緒還沒平復,請離開再讓他獨處一會。之後再進去,溫柔的詢問:“一直哭,喉嚨會痛嗎?可以先不哭,好好跟媽媽說話嗎?”如果孩子依舊沒有停止,請再度離開。通常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慢慢冷靜下來,待孩子停止哭鬧後,請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他:“哇!我的寶貝終於不哭了,你一直哭,媽媽都不知道怎麼跟你說話了!”(提醒:此時千萬不能秋後算賬,要孩子好好說,爸媽也得好好聽才行)
日後,當孩子開始哭鬧,就利用“暫停”來訓練孩子冷靜,當父母溫柔而堅定地執行,孩子會越來越理解:哭鬧無法得到響應,好好說,爸媽才聽得懂。當這個練習成功後,你就會發現,孩子逐漸學會不用哭鬧解決問題。
②用我會練習替代對不起在幼兒學習規矩的過程中,有一段時期會反覆說著對不起,嘴上道歉,但並不一定真的懂(看到爸媽變臉,趕緊道歉),Ben嫂建議,用“我還不會控制情緒,我會練習”來替代“對不起”。
年紀較小的孩子,雖然勉強唸完句子,但他可能只記得“我會練習”;如果年紀稍大的孩子,或許會問:“情緒是什麼意思?”此時,就是教育的好時機。利用較長的句子替代簡短的道歉,目的就是讓孩子道歉完後,再次提醒自己還要練習。當孩子養成鼓勵自己、叮嚀自己的習慣,日後若不小心犯錯,在道歉前,他就已經開始反省了。
父母在訓練孩子表達情緒時,可以跟孩子一同設計一套屬於親子間的情緒量表,譬如:心愛的玩具壞了,超傷心、沒吃到布丁,普通傷心、弟弟把我的貼紙搞丟了,不傷心;然後在事件發生時,爸媽可以詢問孩子,這件事有比沒吃到布丁傷心嗎?有比玩具壞掉傷心嗎?這個過程就是在協助孩子幫助事件分類,也幫情緒等級分類,當親子間的量表定義完成,不僅孩子不再用滿分來表達情緒,父母也可以更清楚瞭解孩子的個性。
親子間的情緒量表是可以不停修正的,倘若發現孩子每次都是超等級,那表示級距有問題,需要拉大強度,這個量表也適用在開心、生氣、沮喪等情緒定義上。
④不想說的時候,不用勉強每個小朋友的氣質不同,喜歡說話的孩子,在引導式的教育下,會越來越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羞澀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時,往往不會選擇主動說出來,而是把話憋在心裡,當父母越急著問,孩子的頭越低。
Ben嫂建議,在孩子還沒準備好要說的時候,父母可以先陪伴,利用畫畫、捏黏土等藝術活動,慢慢引導孩子用其他方式表達,引導的話語可以是:
“如果你不開心,可以畫一個圈給媽媽看、是哥哥惹你生氣,就畫一顆星星…等”,雖然藝術引導的過程比較長,但當孩子跟父母間建立起默契,感受到爸媽的關心,一樣能在愛中發展自信,進而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
如何引導幼兒好好說—進階篇如何讓專注力只有3分鐘的孩子好好理解教養、規矩、溝通?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一個故事:
①為溝通加上童話濾鏡我們都受不了自己父母碎碎念,但當上父母后,為了孩子好,嘮叨的話語可一句也沒少,孩子聽久了,自然變得一樣麻木。
所以,教育孩子需要時而松、時而緊,更多時候,要用故事包裝,演給孩子看,不過,Ben嫂也提醒,故事內容得是孩子有興趣的,所以一定要從孩子最喜歡的角色下手,下面分享一些對付大卷的辦法:
當孩子不願意吃藥(注:喜歡當公主的女孩)
公主:我!不!要!吃!藥!
媽媽:這不是藥,這是魔法藥水。
公主:什麼魔法藥水?(上鉤了)
媽媽:這是醫生阿姨送給你的魔法藥水,因為醫生阿姨很擔心你會變成痰公主!
公主:什麼痰公主?
媽媽:因為你的肚子裡都是綠綠的痰,如果不喝魔法藥水,痰越來越多,你可能就會變成綠綠的痰公主,然後,住到都是綠綠痰的國家。
公主:哎~好惡心啊~
媽媽:對啊!媽媽也覺得超噁心的,我也不想去痰國家,所以,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調配魔法藥水,趕快把痰消滅,就不會變成痰公主了。
公主:好~吧~
媽媽:嗎哩嗎哩沽沽哩~(一邊唸咒語,一邊倒藥粉,記得攪拌的工作要交給小公主做,之後孩子就會一口把藥喝下去了)
②用比較的句子引導孩子討價還價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孩子都不用教就會,與其消極禁止,不如提供方案給孩子選,不過,這個選擇題是經過設計的,不論答案是A還是B,目的都是要引導孩子往有利的方向去。
當孩子不願意打針
孩子:我不要打針!打針超痛的!
媽媽:真的嗎?那是打針比較痛還是跌倒比較痛?
孩子:(想了想)都很痛!
媽媽:對啊!我也覺得都很痛,可是,打針只有痛1秒,但跌倒黑青會痛1個禮拜,而且玩溜滑梯時,碰到也超級無敵痛的,所以我覺得打針比較不痛。
孩子:嗯~那打針比較不痛~(趁機就推上去挨針)
當孩子不願意吃午餐
孩子:我不想吃飯!
媽媽:可以!但我想先問你,是肚子餓比較不開心,還是吃飽比較不開心?
孩子:當然是肚子餓比較不開心!
媽媽:好,媽媽尊重你的決定,但我先預告你!你現在不吃午餐,下午就會很不開心,因為肚子會很餓很餓!但媽媽也沒有東西可以給你吃哦!
到了下午,孩子一定會餓,此時不能給孩子吃到飽或零食(但晚餐可以提早一點),幾次的訓練後,就能建立孩子選擇不吃=不開心的思考路徑。
曾有大卷同學媽媽對5歲兒子的管教力不從心,抱怨兒子為了達到目的,哭鬧喊之外還會揮手打大人,就算沒收全部玩具也不怕,Ben嫂聽到孩子對媽媽受傷會很擔心,就建議媽媽利用心受傷的方式,演給孩子看。
結果孩子在某次哭鬧時又揮打了媽媽,媽媽立刻誇張地倒在地上,孩子見狀急忙問:“媽媽怎麼了?”媽媽虛弱地說:“你知道嗎,你打媽媽,我的心都碎了,心碎了就沒辦法站起來了!”接下來,因為孩子的擔憂,這對親子開啟了良性溝通,但Ben嫂也提醒,受傷的劇目不能常常用,如果媽媽時不時都在示弱,孩子也會建立起媽媽=弱的思考路徑,絕非好事。因此,關鍵時刻才使出霹靂手段,也是引導的重點。
④尊重是需要親子相互學習的很多父母抱怨,為因應孩子的百般需求,連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了,其實,從小訓練孩子尊重,就能讓父母在家庭中,得到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大卷的朋友布布是個秩序感很強的孩子,就算玩貼紙,也要照著自己的規則慢慢玩,媽媽在一旁看不下去,打算出手干涉,因為布布從小就受正向溝通的訓練,他平和穩定的說:“媽媽,你應該尊重我的玩法,我有自由創作的權利。”媽媽聽完,理解了,馬上就說:“好,那我尊重你玩貼紙的方式,但我現在很無聊,所以我決定去看書,你也可以尊重我嗎?”布布允諾。然後,母子倆愉快地度過了各自的下午時光。
培養用溝通解決問題
家庭關係中,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變成家人間角力的皮球,隔壁鄰居家4歲的小志時常扮演爸媽間的傳聲筒。這天,因為爸爸答應帶小志出門、媽媽不想去,小志又在爸媽中間傳起話來。
來回跑了幾次後,小志停在爸媽中間,垂下眼說:“你們究竟誰要帶我去?”
媽媽意識到危機,趕忙拉起小志的手,用溫和的語氣詢問:“小志,媽媽是守信用的人嗎?”小志點頭。
媽媽又問:“那今天是媽媽說要帶你出去的嗎?”
小志搖頭說:“不是,是爸爸,可是爸爸都賴皮。”
媽媽說:“對,爸爸賴皮,但面對賴皮的人,你在這邊傷心是沒有用的,你得想辦法解決。
”小志問:“我該怎麼辦?”
媽媽說:“你有兩個方法:一、因為媽媽不想去那麼遠的地方,但媽媽可以陪你去附近走一走;二、如果你還是想爸爸帶你去,那你要動動腦說服他。”
小志想了想,說:“我想跟爸爸去,我去說服他”
後來,小志跟爸爸提出了很多媽媽不去的替代方法,過程不吵不鬧,終於遊說成功,爸爸乖乖實踐諾言,而因為小志成功,媽媽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不需要每次都遷就妥協。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信心泉源Ben嫂認為,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讓獅子變成兔子,也不是要讓兔子變成獅子,而是當孩子都具備有良善溝通能力時,獅子懂得收斂鋒芒、兔子學習多點積極主動;在孩子練習的過程中,父母就是最佳領航員:
①當孩子學會說出來後呢?很多爸媽以為,孩子超級愛說話,就表示很會溝通,其實不然,溝通的真諦在於合適的時間、對合適的人、說合適的話,孩子再會說,若說出傷人或是辭不達意的話,也是無法順利解決難題。
之前說過的4歲的布布正義感強烈,遇見不合理的事情,就會勇敢說出來,爸媽一直以正直的布布為榮。直到有次爸媽與朋友聚餐,友人帶著同樣4歲的女兒娜娜出席,就在大夥邊吃邊聊時刻,娜娜因為吃飯問題與爸媽吵了起來,正義感作祟的布布開始當眾訓誡起娜娜。
剛開始,大人們還覺得小孩規勸小孩很有趣,樂得看好戲,但當布布第三次說:“娜娜,你做了不好的事情,應該跟你的爸媽道歉!”而娜娜完全不理會時,媽媽發現場面有點尷尬,開始介入要制止布布;當布布第五次說娜娜,你做了不好的事情,應該跟你的爸媽道歉時,媽媽找了個理由把布布騙下桌,帶進廁所裡。
廁所門一關上,布布驚慌地以為媽媽要罵他,結果媽媽蹲下來,給了布布一個超級大的擁抱,說:“寶貝,媽媽好佩服你,你能勇敢說出不對的事,你好棒!”一聽媽媽說完,布布哇~地大哭起來,說:“為什麼娜娜不聽話,我說那麼多遍,她都不聽?”
媽媽拍拍布布,溫柔地說:“布布,媽媽問你,你是娜娜的老師,還是娜娜的爸媽嗎?”布布搖頭。
媽媽接著說:“好,那媽媽現在教你第二課,面對朋友的時候,你只需要說兩遍,因為說太多遍,朋友就不想理你了,記住了嗎?”布布點頭。回到餐桌後,飯局和樂地結束。
過了3個禮拜,布布從幼兒園回家後,興奮地跟媽媽說:“媽媽,我發現有些朋友根本不用花時間跟他說,因為說兩遍他也不會改!”
當孩子學會說出問題後,下一步就要訓練他們對合適的物件做有效溝通,如果不訓練孩子說出來,就喪失了對誰說什麼的進階練習,父母也沒有機會修正孩子的溝通質量,鍛鍊孩子擅用語言的能力。
②理解孩子也有不耐煩的時候當孩子沒睡飽,就會變得很囉嗦,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那就讓孩子睡飽吧!如果大人都會因為睡眠不足而火氣大,那為什麼要期待沒睡飽的孩子脾氣好?孩子哭鬧不見得就是不理性,有時候應多體諒孩子的情緒,不要勉強,持續溫和地迴應孩子即可。
而另一個製造爸媽焦慮的場景,就是盯孩子寫作業,不盯還好,越盯越火。其實,換個角度想,如果職場上的領導成天坐在你旁邊盯你,字打錯、案子搞錯,橡皮擦就過來了,這壓力也太大了吧?當然,孩子年幼時,作業還是要盯,只是,盯作業不需盯出一把火,家長只要適度提醒自己,偶爾放個水,讓孩子有個低空飛過的甜點時間,親子間的衝突就能少很多。
孩子從出生起就不停在學習,趨吉避凶是萬物的天性,當孩子學會的是吃糖=媽媽生氣,那避開媽媽就可以又吃到糖又不惹媽媽生氣了。所以,教養孩子並不是靠限制,而是幫助孩子真正的理解,如果孩子理解到吃糖=會蛀牙、會興奮、對我不好,思考路徑建立好,就算糖擺在他面前,他也不會吃了。
很多小女孩喜歡擦指甲油、穿高跟鞋,如果基於發展理論,這些對孩子都會有不良影響,但當同學都有時,過度禁止只會讓孩子建立在家不行=去同學家就可以的思考路徑。
所以,聰明的爸媽應該讓孩子擁有一罐指甲油或一雙高跟鞋,然後明定這些東西的使用辦法(當然不至於是遙不可及的辦法)。
當孩子很久才能塗一次指甲油時,她當然會很開心,但明確隔天就要卸掉,基於種種對身體不好的原因,藉此幫助孩子建立我有指甲油,但常常擦=指甲壞掉、容易吃到化學品=對我不好的思考路徑,下次,當朋友塗了指甲油,孩子也不會太羨慕了。
學習溝通,讓孩子及早擁有人脈存摺很多人出了社會才發現自己不擅言詞,講話總是辭不達意,回首過去,原來一路從家庭、求學、職場都因為愛說、不說、說錯而吃了不少虧。溝通是門必修的課程,如果能幫助孩子即早養成溝通技巧,讓孩子在機會來臨時懂得展現、危險來時懂得避開,成長路途上,就能發展正向的人際互動關係。
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幼兒教育也該翻轉,父母與老師將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思辨能力,在好品德的基礎下,訓練孩子自主思考,培養溝通禮儀、口語表達與藝術美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