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養崽,不是以年齡劃分的話題。

無論年齡幾何,只有抱起了自己的崽,才會有共鳴有話題。

作為90天的新手媽媽,日日夜夜陪哭陪笑後。

再看到別人筆下的恐育日常,想給自己四星好評,聊以安慰。

一、並不是所有媽媽,都持證上崗

《我本不該成為母親》是這個月剛剛出版的新書,開啟前完全是被書名吸引。

關於當媽這件事,也許不是我們想的那麼順其自然。

縱使催產素讓奶水飽脹,懷裡滿是奶香,女主角還是不喜歡嗷嗷待哺的女兒。

書的開篇就告訴讀者:女主角布萊絲和老公分開了。

她一個人在前夫的新居外,看著女兒和同父異母的弟弟玩鬧,小三轉正的現任輕撫小腹,前夫一家和樂安逸。

緊接著,畫面切到她也曾擁有的甜蜜時光,緩緩道來。

就這樣以懸疑倒推的方式,步步吸引讀者深入。

其中,女兒出生後的生活瑣碎,完完全全符合恐育者的想象。

夫妻間的交流圍繞著孩子,兩個人好像只是育兒的合作伙伴。

布萊絲作為全職媽媽,承擔了女兒的養育工作。

“產後最初的日子。微酸的乳汁,惱人的體味,沾在被單上的乳頭護理霜。”

“照顧新生兒沒有日夜之分,一想到下回還要給他餵奶,我的乳頭就一陣刺痛。”

客觀來說,書中的爸爸已經PK掉了現實中80%的隱形老公。

他準時準點回家,耐心帶娃,對女兒滿滿的愛意。

即使如此,布萊絲還是沒有幸福感。

而且對女兒做出了讓人揪心的舉動:戴著耳機寫作,讓女兒虐哭了1個小時。

被老公抓包後,她承諾不二犯,卻又偷偷繼續這麼做。

是她不夠愛孩子嗎?

應該是的。

也許真相就是: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愛心滿滿,持證上崗。

幾年後,二胎寶寶出生,布萊絲脫胎換骨。

她變回了普通大眾眼裡的普通媽媽。

幸福的日子僅僅過了一年就戛然而止,寶貝二娃在一場意外中去世了。

布萊絲用疑惑的目光緊盯著女兒。堅持是人為,而不是意外...

書中穿插描述了布萊絲家族3代女性的育兒及成長經歷,她的外祖母、母親還有她。

3代人的家庭生活都是支離破碎,甚至是虐待孩子的不稱職媽媽。

她們把童年的經歷,重現在育兒裡。生活變成了一個又一個悲劇。

其中,有一段母女間的對話是:

布萊絲說“有朝一日,我也想要當媽媽。”

她的母親沉默了一會兒:“聽著,你不必非得那樣,你不必非得成為母親。”

“你希望你不是個母親?”

“有時,我希望自己是另一種人。”

現實中,總是有不一樣的聲音。

也許我們要承認,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媽媽都不太一樣。

並不是每個小女孩長大後,就一定要成為媽媽。

二、我的育兒生活

這部圍繞家庭生活展開的懸疑小說,讓我看到了育兒背後的真實細節。

當時盲猜作者一定是女性,且是媽媽。

果然,書的尾聲寫道:作者是加拿大二胎媽媽阿什莉·奧德蘭。

原是加拿大企鵝圖書公司的宣傳總監,因為要照顧家裡的兩個孩子,就決定離職。

兒子6個月時開始創作這本《我本不該成為母親》。

阿什莉·奧德蘭

書中描寫布萊絲在女兒睡後開始寫作,讓我想到自己。

我也是在端端睡著的午後,開啟電腦,寫下生育的經歷。

又或者晚上婆婆/瞌睡君抱著娃的時候寫。

端端不容易接覺,半小時的睡眠週期後,總是醒過來。

往往我才理清思路,開始進入狀態,就聽到他哼哼唧唧的聲音。

我會第一時間迴應他,絕不相信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和“孩子會抱習慣”這樣的說法。

所以在Word的標題上方,我記錄了每次寫作開始的時間,一篇需要分好多次才能完成。

但,這就是媽媽角色對應的時間模式。

不再可能有自己的大段時間,總會被各種事項打斷和切割。

我能做的,就是利用好每一小段的方塊時間,以育兒為第一要務。

因為產假後,時間將會是更稀缺的資源。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一睡整夜的好覺,抱娃到腰痠到手肘關節痛。

那些看不見的生活變化,也都在試探我的調節能力。

三、新手媽媽的心態

普通媽媽都是一邊暖心一邊被虐心地在帶娃。

那些不為人知的哺乳辛苦,說出來只會被調侃,都是這麼過來的。

所有人都覺得生養孩子是大家走爛了的路,沒啥好抱怨的。

但是隻有路上的人才知道他們熬的夜,睏倦的臉,還有帶著奶漬的睡衣裡,都有怎麼樣的辛苦付出。

尤其是完全顛覆的生物鐘下,媽媽們需要調節好心態,才能擁抱全新的生活節奏和體驗。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從月子裡的身心疲憊,到現在漸漸熟悉帶娃的節奏,我的自我調節是:

1.加入優質的媽媽群,擼羊毛+交流育兒經

孕期我沒有加入任何媽媽社群,目前會關注參與的也只有2個。

一個是燈媽介紹進入的乘風破浪美媽群,一個是喂愛的媽媽群。

兩個都是優質社群,前者是群主自發組織的,而喂愛是母嬰諮詢工作室發起的社群。

喂愛是主席媽創辦的,我和她在2016年練車時認識,巧合的是,她的合夥人又是達運裡認識的同事。

在群裡,不論是默默潛水,翻翻大家的吐槽,還是擼羊毛,趁機上車買買買,都能達到治癒身心的作用。

偶爾再收藏一下各種便便的圖例,自費疫苗的時間安排。

每次遇到新狀況,都用關鍵詞先搜一遍群裡的訊息和帖子,往往比自己上網找更快捷更可靠些。

2.留下一些小愛好

我的婚後生活,其實是從產後開始的。

已婚未育時,家庭成員間的接觸僅限於吃飯,飯後一上樓,就是各自的獨立空間。

有了娃以後,一切都完全不同了。

育兒的摩擦,交流上的磨合,偶爾會讓我覺得比熬夜還疲憊。

只要一鑽牛角尖,就提醒自己,每天的小目標達成了嗎?

把刷手機的間隙,沉浸在情緒裡的閒暇,刷電子書,不香嗎?

3.爸爸要應酬,請用轉賬來請假

自從瞌睡君的新專案換到長泰後,工作日裡早出晚歸,偶爾還有吃飯的夜安排。

如果回家晚點了,就再轉一筆。

收錢的嘴軟。

收了他的轉賬,我的不爽情緒,也被紅包上的數字淡化了。

所謂人生七分苦,三分自找甜。

有了懷裡的軟萌娃,可能是育兒五分苦,五分自來甜吧。

尤其他睡醒了,突然朝你甜暖一笑,恨不得把這顆心都給他。

新手上路,無論是育兒知識、媽媽心態、還是其他,都有大塊的空白需要我去探索和學習,以便更好更快地協調好帶娃生活。

一邊學習,一邊總結輸出吧。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懷孕時期的夫妻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