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怎麼樣能做一個優秀的父母?”“怎麼樣發現孩子的特質?”……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關於養育焦慮所有問題的答案,你在這本書裡都找不到。作者只是以一個科學家、一個母親、一個祖母、一個女性的身份講述關於兒童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她在養育孩子時候的發現和情感。在艾莉森·高普尼克的研究成果中,我們會為曾經輕視過兒童感到羞愧,也會為曾經為了秩序控制兒童感到懊悔。
進入主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園丁和木匠各自代表著什麼樣的父母群體。園丁式的父母善於從孩子的特質出發,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生態系統,園丁永遠不確定他用心培育的綠植會長成什麼樣,因此,孩子的生長結果也充滿不確定性。木匠式的父母則會不遺餘力地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期待的樣子,與之相應的是,孩子的發展結果已經註定。
最早聽到艾莉森·高普尼克這個名字是在中外學前教育名著導讀課上,超脫世俗的老師毫不掩飾她對作者的愛,全書沒有任何一句話在教我們如何做父母,一個個研究成果的呈現讓你不得不推翻對兒童這個群體的已有認知。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部分分享我的閱讀感悟:
1.混亂和探索是兒童期的主旋律
如果給兒童貼一個便籤,你會選擇什麼呢?無序?隨意?自由?可愛?永不停歇的小馬達?艾莉森·高普尼克認為是混亂和探索,混亂看起來似乎不是一個褒義詞,但是這確實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把積木塞進娃娃的嘴裡,玩具散落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肆意的在牆上揮灑著他們的藝術細胞,留下一個抽象派作品……然而從進化角度來說,混亂卻有著獨特的價值。“一個可以變化和演進的系統,哪怕是隨機演變,都可以更加智慧、靈活地適應變化中的世界。”
探索在艾莉森看來,年輕時的大腦和成熟後的大腦是有分工的,“年輕的大腦天生就要探索,成熟的大腦則負責運用。”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童年早期的探索更像是在不斷地透過直觀感受進行試誤,在試誤過程中,兒童積累了大量的直接經驗,獲得了很多有益經驗。這些經驗或許並不外顯,但是卻可以為成年期的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童年期“令人抓狂”的混亂和探索要靠什麼來支援呢?畢竟兒童需要外界給他(她)提供一個安全且自由的環境,艾莉森認為“父母的愛讓孩子的智力發展成為可能”。也許是因為孩子身上攜帶著父母的基因,所以父母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這種愛保障了孩子在混亂和探索中探索的條件,即父母不會在孩子“拆家”的時候遺棄他們,而是會對自己默唸,“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2.童年越漫長,智力越發達
為了使這一結論更加有說服力,艾莉森舉出了其他生物的例子,“哺乳動物已經有了比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更長的童年,靈長類動物的童年也比其他大多數哺乳動物要長,但即使是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也比我們的童年要短得多。”漫長的童年期給飢餓的大腦吸收更多能量提供了可能性,當我們坐著不動時,身體裡就有20%的能量進入大腦,1歲的孩子消耗的熱量遠遠不止這些,到4歲時,進入大腦的熱量答案到驚人的66%。事實上,孩子在童年早期身體發育減慢,正是為了彌補他們大腦的爆發性活動。
3.兒童多樣的學習方式
兒童的學習方式不同於成年人,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因此他們需要竭盡全力瞭解這個世界。他們在看、聽、玩、練中進行著他們獨特的學習,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此外,艾莉森還特別提到了科技與孩子的關係,她認為,每一代人都會接觸對於上一代人來說是“高科技、新發明”的事物,正如連環畫陪伴70後長大,動畫片陪伴90後長大一樣,智慧手機陪伴00長大也是這個時代的特徵,他們象徵著不同的文化,因此我們無法拒絕,把科技排除在當代孩子的生活之外。
在如此嚴峻的“養育焦慮”面前,這本書可能不足以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但是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重新認識兒童的機會。
我是張富貴兒,和我一起讀書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