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從生下來就是他爺爺奶奶在帶,十個多月斷奶後,他被直接帶去了他奶奶家。
他24小時*365天的跟著爺爺奶奶吃玩睡。他白天跟著爺爺去各種公園玩,我有時候給他奶奶打電話說要去看他,他奶奶就說他跟他爺爺倆人“上班”走了,飯點才回來。他晚上跟著奶奶睡。
最初,他奶奶不支援我常去看他,說我每一走,孩子就哭鬧不休,很難哄,她們看著也心疼孩子。後來,我想去看他,給他奶奶打電話時,他奶奶就會說“沒事別來了”。然後我就在電話這頭想孩子想得難受,百爪撓心般。
後來,我想自己帶孩子出去玩兒,逛街,或者跟我回他姥姥家,很少被允許。那時候他爺爺奶奶看了很多人販子各種花樣拐賣孩子的影片或新聞,天天惴惴不安的。他爺爺奶奶覺得我馬大哈,孩子在我手裡風險太大,太不安全。有別人(孩子舅舅或者我某一閨蜜)同在,他們才稍微放心。有一天,我王妹妹跟我一起去接孩子。聊起天來,他爺爺說過一句話:“一想起梅梅帶孩子,我就兩眼淚。”
爺爺說這話時真情流露,雙目含淚。王妹妹拿這句話,笑我到至今。話說我也當過十幾年的一線教師,也是常常管著幾十個7-13歲年齡不等性別不同性格各異的孩子們。怎麼帶自家孩子時,就這麼不被信賴呢?我只能理解成爺爺奶奶太愛孫子了。
年輕的時候,相比於過程我更迷信結局。後來看過一篇文章,說相信結果的人往往人生坎坷。比如嗤鼻“不求將來,只求愉悅的現在”的不倫之戀,把“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奉為圭臬的戀愛中的人,覺得只要兩個人最終能結婚,那麼相處中的各種不適都可以被忽略,各種困難都可以被克服,各種羞辱都可以被包容時(一方),往往就會遇到極大的矛盾(雙方),很難調節與化解,反而很難結婚,很難很難。
我後來與人交往,就慢慢的重視初心了。爺爺奶奶對孫子的愛,就是後來一切的初心。這樣一想,我對我孩子的爺爺奶奶,只有萬分感激,與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