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壓力大就會焦慮呢?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告訴我們,焦慮是一種生理反應,我們可以瞭解它,引導它。
壓力並不都是壞事。它分為三類,前兩項壓力反而對人是有益的:
第一種正向壓力促進人的成長,人會勇於承擔風險,表現得更好;第二種可承受壓力短時間裡出現,可增強人的韌性,也就是說壓力越大,承壓能力越強,當然這種壓力必須短時間、可承受;
第三種毒性壓力才是有害的,毒性壓力使人的應激系統被頻繁或長期啟用。面對毒性壓力,孩子需要成年人來提供支援,需要時間來恢復,需要有控制感來治癒。
-2-大腦的奧秘人的大腦就像我們握緊的拳頭,有兩個重要組成。
前面是前額皮質,是大腦的領航員,負責控制、判斷,也叫理智腦。前額皮質發生作用時,人會平靜、放鬆,有控制感。前額皮質遵守“金髮姑娘”原則,需要兩種化學物質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恰到好處”地組合,才能發揮作用。
中後部是杏仁核,是壓力反應系統,又叫鬥獅戰士、動物腦。即釋放我們動物的本能,決定人是逃跑還是戰鬥。
拳頭內部的海馬體負責創造儲存記憶。是我們學習記憶的關鍵部位。海馬體還有助於終止壓力反應,它會把舊創傷場景留存下來,當下次發生壓力時,海馬體會說:“嘿,記得上次你遲到那回嗎?當時你嚇得夠嗆,但其實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嘛!淡定!”
-3-壓力的生理機制在壓力下,人的動物腦杏仁核將接管心智,引起分泌過量的激素。這時大腦就像我們緊握的拳頭張開了,大腦皮質開始掉線,杏仁核暴露開始主導發揮作用。
過量激素一會刺激血液流向四肢讓我們快速逃跑,但是會造成心臟缺血,於是我們會感到心慌、胸悶;二會導致前額皮質掉線,我們失去控制感、大腦一片空白;三會殺死海馬體記憶細胞,我們覺得記憶力減退,無法學習。於是我們在壓力下,就開始焦慮、緊張、無助、學習效率低下。
長期的毒性壓力,還會刺激杏仁核長大,讓人對壓力更加敏感。於是人就會越來越敏感,變成焦慮。
-4-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孩子的前額皮質決策判斷功能,直到25歲左右才會最終發展成熟,其中的情緒控制功能大約需要到32歲才能成熟。
因此孩子的壓力應激系統一旦被長期啟用,前額皮質就會被波及,無法發展到應有程度。
14歲到成年前的青春期是大腦皮層發育的關鍵期,因此相比兒童或成人,青春期孩子更易被壓力影響。長時間的壓力,成熟大腦會在10天內反彈到正常水平,青春期大腦則需要3周左右時間。因此青少年對壓力耐受性比年人低,更易患上與壓力相關的疾病,比如感冒、頭痛、消化不良等。
知道了焦慮是生理反應而不是性格缺陷,我們就走出了戰勝它的第一步。
在應對壓力時,我們需要認識它,表達它,最終才能駕馭它。
所以面對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們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理解焦慮的產生機制,儘可能地舒緩孩子的壓力,不要讓它變成毒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