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就是我們的性格很難改變。但是,小孩子卻不然,因為他們的性格習慣,其實是我們家長去塑造的。
資料分析在3——6歲的時候,正是孩子性格習慣養成階段,所以這個時候想讓孩子有一個開朗性格、好的習慣的家長們,就需要多留心了。
尤其是這幾種性格,必須重視!
脾氣暴躁,易怒
這種現象很常見,因為現在很多家長都特別寵溺寶寶,不願寶寶哭鬧,經常是寶寶想要什麼買什麼,給什麼,玩什麼,所以造就了寶寶只要不合心思,就開始大哭大鬧,耍賴皮。這真的好嗎?
為人父母,我們肯定明白,發脾氣可以解決問題嗎?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一個好的脾氣是體現一個人修養高低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家長就需要多花心思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害羞
寶寶在家特別能放得開,能瘋能跳、聲音洪亮,但只要出門就變得害羞,不敢隨意活動,不敢和別人說話。
這種寶寶呢,其實是慢熱型的。他們只是對陌生環境和事物適應慢,他們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去適應,去進入狀態。
注意不要刻意把他們推到人前,雖然這些寶寶也很喜歡出去玩,但是並不希望被太多人注視,要讓他們明白,在某些時候要把握自己的權利,不要因為害羞而失去機會。
“我不行”“我不去”“陪我去”
你家寶寶是不是也常說這些話?這呢,其實是寶寶缺乏自信造成的。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很大一部分是家長過度誇獎造成的!
寶寶只要有點小表現就各種“真棒”“最聰明”,這會讓寶寶自信心膨脹,當真的碰到困難,他們自信心就像是被戳破的氣球,迅速消失。
我們當然可以誇寶寶,但是在誇寶寶的時候,不要讚揚事情的結果,而是誇讚事情的過程,比如應該這麼誇讚:“你自己打水洗拖把,拖完地還放回原處,所以我要表揚你”,而不是:“你真棒~”
自信不是別人誇出來的,而是在經歷中獲得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量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最新評論